楊寧
基金項目:本文是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德語專業海外實習實踐教學模式》的階段成果(項目編號JG2018-SZ04)。
摘? 要:德語媒體是德語學習者應充分利用的學習平臺。但鑒于德語本身難度較大,德語媒體又偏好華麗,思辨性強的文體風格,為對其進行清晰的理解造成困難。本文將從語用層面嘗試尋求改善方法。
關鍵詞:語用理解;德語媒體;評價傾向
[中圖分類號]:H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2--01
目的語媒體是外語學習者最理想的學習平臺。媒體傳播的內容時效性強,語言鮮活度高,受眾可從中獲得大量的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媒體語言很難實現絕對中立,很多內容更是以評論為目的,能鮮明體現出立場、觀點和政治傾向。為了正確理解其傳遞的評價傾向,需要外語學習者具有較好的語用能力。
Biaystok (1993: 43)對語用能力進行了如下定義:語用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說話者運用語言去完成不同交流目的能力,比如要求、指示或執行改變;二是聆聽者能聽懂語言并能理解說話者真正意圖的能力;三是能夠運用所掌握的語言規則把句子組成篇章話語的能力。[1]本文試圖從該定義的第二部分出發,探尋優化理解方法,從而促進德語學習者對于德語媒體中評論性質的表達的理解和吸收。
*評價的范疇
評論的任務在于,評論者試圖讓評論的受眾接受其對于某一事件的評價。無論Brinker主張的呼吁功能(Appellfunktion)[2]還是Lüger的說服功能(meinungsbetont - persuasive Funktion)[3],都認為這是評論的實質。需要注意的是,評論中的措辭通常不是中立的,至少不是“絕對”中立的。觀點通常以評價展示,換言之即價值評判。價值評判或多或少地帶有積極或消極色彩。在理解評論時,識別個別詞語中包含的正面或負面情感色彩對于理解整個篇章的表達意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當該詞語出現在文章的主題描述部分時,可以為受眾指引評論者的導向。如果受眾站到了評論者的正確軌道上,那么對緊隨其后的,乃至對整篇評論的理解都將變得更加容易。Melenk的積極-消極意義量表[4],展示了德語評價的范疇。
許多情況下,在信息輸入的最初階段并不能判斷詞匯表達的是積極還是消極含義,盡管字面上傾向性是明確的。干擾在于很多詞匯在具體的文本中有上下文含義,甚至其上下文含義趨向了本義的對立面。對于這種偏離本義的使用,我們無法一概而論,原因在于其與具體文本深度結合所產生出的含義有太多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本文著眼點是是詞匯的本來含義。當然,所有遵循本義的評價性詞匯大多都可以作為語境中的價值導向判斷的信號。下文僅按照本義舉少量例詞按照Melenk量表將其歸類,并借助此標準對一些媒體評論進行分析:
高度積極:vorzüglich, grandios, Brillanz, Wunder, Glanzstück, vollendet……
例如:Das Wunder ereignete sich am Dienstagmorgen,……Sonia Sotomayor (54), …… ist seine Wahl für die Vakanz am US Supreme Court……
Wunder(奇跡)清楚確立了整個評論的傾向性:評論者對此人的當任持高度支持態度,受眾因此可明確進一步理解的方向。
低度積極:tadellos, niveauvoll, (von) Rang, Vorzug, Mehrwert, Entdeckung……
例如: ……drehte der Münchner Regisseur Christopher Roth einen Kurzfilm namens "Hawaii 96", der heute noch sch?n und klug vom kulturellen Mehrwert des Shoppings erz?hlen kann…….
Shopping就是“購物”而已,附加給它的Mehrwert(增值)為其賦予了更多意義?!霸鲋怠笔欠e極和令人歡迎的,而不是消極和多余的。-wert 這一詞綴表明了作者的態度。
低度消極:Marginalie, zweite Klasse, verh?ngnisvoll, unselig.……
舉例分析:…… Kritiker sehen darin eine weitere ?berfrachtung der Verfassung mit gut gemeinten, aber letztlich wirkungslosen Floskeln…… .
有消極傾向的單詞?berfrachtung(超載)已經明確表明,批評家不希望在《基本法》中增加這一內容。
高度消極:德語中極度消極詞匯的數量和種類遠不及上述類別。語料庫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有:kl?glich, fatal, grausig, entsetzlich,其中許多是對藝術創作成功與否的評判。如一位作者的作品反響不好,那么他可能被冠以Versager(不中用的人)的稱號,他的作品可能被稱為Missgeburt(怪胎),或者套用成語說它的作品Schlag ins Wasser(打了水漂),貶義再強一些,則直接稱其為Debakel(慘?。┗?Katastrophe(災難)。這些表達不局限于藝術領域,經常在政治等其他領域中出現。例如:…Das Debakel der Andrea Ypsilanti darf sich kein weiteres Mal wiederholen…
Ypsilanti是首次在該篇評論中被提及,受眾無法從上下文中獲得她的有關信息。但從高度消極的Debakel可以推論出評論者認為此人的作為是失敗的,不希望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這樣,從理解的一開始,受眾就把握了正確的方向。
綜上所述,外語學習者應在與德語媒體逐步加深的學習實踐中,培養語用能力,及對于帶有評價傾向的表達的敏感性。
注釋:
[1]轉引自《外語教學中的交際能力與語用能力理論及其重要性》[J]. 蔣茜. 科教導刊. 2019(06).
[2]Brinker, Klaus, 2010: Linguistische Textanalyse: eine 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n. Berlin.
[3]Lüger, Heinz-Helmut, 1983: Pressesprache. Tübingen.
[4]《德語報刊評論的篇章理解研究》[J]. 來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