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
12月1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至此,國有大型商業銀行“A+H”股兩地上市收官。
復盤郵儲銀行A股上市歷程,可謂“亮點頻頻”。分析人士表示,郵儲銀行此次A股發行進行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呈現出很多“不一樣”,為資本市場改革做出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同時有助于資本市場進一步發揮價值發現功能,具有里程碑意義。
郵儲銀行此次IPO引入“綠鞋”機制,是A股近十年來首次、歷史上第四次啟用“綠鞋”機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綠鞋”,即授予聯席主承銷商上限為初始發行數量15%的超額配售選擇權,用以穩定股價。對于這個陌生而專業的名詞,專業人士這樣解釋,“作為后市價格穩定的有效支撐手段,郵儲銀行本次上市引入了‘綠鞋機制,意味著新股上市后30天的后市穩定期內,如股價因市場波動出現低于發行價的情況,承銷商將從市場上買入股票,穩定二級市場價格。”
上述人士進一步解釋,如果郵儲銀行A股上市后30天內股價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則以不高于5.50元的發行價買入股票以穩定股價,按5.50元/股發行價計算,“綠鞋”資金約為43億元。
券商人士表示,“綠鞋”機制是在市場價格不高于發行價的情況下,主承銷商通過“真金白銀”在二級市場買入股份以穩定股價,保障了中小投資者的權益。
12月9日,郵儲銀行在其A股上市前一天發布控股股東增持股份計劃公告。根據公告,郵儲銀行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下稱“郵政集團”)將自2019年12月10日起12個月內擇機增持郵儲銀行股份,增持金額不少于25億元。
據了解,長期以來,控股股東增持一直是監管機構所鼓勵的方式。分析人士表示,郵政集團真金白銀增持的舉措,體現了控股股東對郵儲銀行投資價值的高度認可及對國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的持續看好,同時表明郵政集團堅定地與中小股東站在一起,有利于提升投資者信心、維護市場穩定,體現了郵政集團作為“國家隊”的擔當精神以及對于中小投資者的呵護。
根據公開資料,郵政集團在2019年公布的世界500強中位居第101位,在世界郵政企業中位居第二位;利潤規模連續5年位居世界郵政首位;業務范圍覆蓋郵政、金融、速遞物流三大板塊,并擁有保險、證券等金融牌照,是同時擁有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大型綜合性國有獨資企業。
郵儲銀行此次A股發行設置了戰略配售機制。根據郵儲銀行公告,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及南方基金等六大戰略配售基金齊聚郵儲銀行A股IPO并頂格參與戰略配售,同時社保基金組合、央企基金首次齊聚,戰略配售數量約占“綠鞋”前發行總量的40%。
郵儲銀行A股IPO還匯集了各類知名機構。根據該行相關公告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山東、北京、湖南等各省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計劃均參與了本次郵儲銀行A股IPO。
據悉,郵儲銀行本次A股發行戰略配售及網下投資者合計獲配量高達“綠鞋”后發行總規模的56.5%,此外本次網下申購中長線專業機構投資者最終獲配量占網下發行總量的比例高達87%。
券商人士表示,這些機構投資者對投資標的的安全性、收益性有極高的要求,對投資標的的篩選標準十分嚴格,能得到上述機構的一致青睞,證明了郵儲銀行的未來成長前景及內在價值。同時,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A股市場向好、對中國銀行業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機構投資者獲配比例高,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有利于減少后市股價的波動性,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專業人士表示。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認為,郵儲銀行A股IPO還從側面體現了A股發行進入新階段,網上投資者正逐步適應和接受成熟市場的規則,市場化定價機制正充分發揮作用,市場參與者逐漸趨于理性,更加注重價值投資而不是僅關注“概念”,這不僅有利于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更有利于發行人上市后股價走勢的平穩,為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奠定堅實基礎。
“市場化導向的資本市場有價值發現的功能,那些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一定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該人士表示。
12月3日,郵儲銀行發布發行結果公告,中金公司、中郵證券、瑞銀證券及中信證券等4家聯席主承銷商承諾,自郵儲銀行A股上市之日起,其包銷股份至少鎖定1個月、最長可達6個月。
業內人士表示,保薦機構和主承銷商對發行人的基本面最為了解,此舉充分體現出主承銷商對于郵儲銀行突出的零售特色、巨大的成長潛力的肯定,對郵儲銀行未來的發展抱有堅定信心。
“這與通常情況下承銷商盡快出清其包銷新股股份的做法截然不同,該機制的設置使郵儲銀行新股的流通盤進一步縮小,有效降低股票在上市后30日內的賣盤。”該人士表示,“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主承銷商與散戶投資者一起攜手以更理性的態度看待新股發行常態化,既為后續的A股IPO提供了重要借鑒,也對新股發行改革具有參考意義。”
不同于定價發行,郵儲銀行本次A股IPO采取市場化詢價定價發行的方式,是A股市場化詢價的最大IPO項目。
據了解,本次發行定價進一步在主板引入市場化發行機制,根據六類核心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報價確定,遵守“四數孰低”的原則。
“參與報價的機構均為成熟、理性的投資者,有充分參與市場報價的豐富經驗,并嚴格受證券行業自律監管,對郵儲銀行的報價代表了資本市場的理性判斷;同時,‘四數孰低是為防止過高報價、引導市場合理估值、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有效機制。”專業人士表示。
據了解,自H股上市以來,郵儲銀行一直高度重視與分析師及投資者的溝通交流,通過舉辦資本市場開放日、定期分析師交流會以及全球路演等多種方式,充分向投資者介紹其良好的經營業績并展示獨特的投資價值。
在此次A股發行過程中,郵儲銀行通過網下、網上路演,分析師路演及銷售溝通等形式,實現對近200家六類機構投資者的全覆蓋,并采取多種方式加大散戶推介力度,充分向市場傳遞投資價值。“這意味著在初步詢價過程中,郵儲銀行向市場充分展現其亮點,把對企業投資價值的判斷交還給市場。”上述人士表示。
據郵儲銀行于11月6日發布的公告,根據初步詢價情況,協商確定本次發行價格為5.50元/股。投行人士表示,“這一發行定價,是市場化詢價結果,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做出了有益探索。”
數據顯示,從今年初至今,郵儲銀行H股股價漲幅達26%,遠高于同期可比上市銀行的表現。而根據郵儲銀行發布的A股招股說明書對全年業績預計的披露,預計2019年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581.80億元至592.26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6.55%至18.64%。
專業人士表示,據此測算,截至2019年年末,郵儲銀行每股凈資產或近5.8元。不斷增厚的每股凈資產和良好的H股股價走勢也為郵儲銀行A股成功市場定價和順利發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郵儲銀行A股上市以來,股價表現穩健。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郵儲銀行取得如此的股價表現,實屬難能可貴,但同時又并不讓人意外。
“歸根到底,還是郵儲銀行的內在價值激發了市場在充分博弈下的價值發現功能,以內在表現作為股價的支撐。這不僅說明新股發行改革更加理性化、市場化,而且也充分體現出A股資本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和自我調節機制的良好效果,是中國資本市場未來健康發展的試金石。”該人士表示。
(文章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