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梅
山西省晉城市晉城愛物學校,山西晉城 048000
書法是一門藝術,它結合了漢字和中國獨特的審美情趣,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中華藝術瑰寶的書法與人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書法在中小學教育中如何傳承是中小學書法教育中當前頗受關注的問題。學校并未對《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進行全面執行,只是處于一種應付的狀態。這導致中小學書法教育無法真正的落到實處,從而使得我國傳統文化落入困境。
目前,雖然很多中小學校已經安排了每周一節的書法課,但是上課情況卻不容樂觀。大部分學校沒有配備專業的書法教師,基本都是語文老師兼帶。書法課或者上成了語文課,或者就是僅僅讓學生寫一寫寫字書,沒有真正的利用書法課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沒有利用每周一節的書法課扎扎實實的開展書法教學,真正讓學生規范書寫。三-六年級的軟筆課程更是流于形式,出于干凈整潔考慮。老師們甚至都不會讓學生把毛筆墨汁帶來學校,這就導致學生整個小學階段書法課程都是缺失的。
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上級部門的督辦,學校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來看,書法教學終于迎來春天。我校也把書法教育落到實處,從學校層面制定工作計劃,調整工作思路,把書法作為少年宮的一個特色項目進行開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修養。每年的藝術節、元旦同時開展書法類的展示活動、實踐活動,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從而促進學生提高書寫,快樂書寫,規范書寫。逐步培養學生從中感受美,欣賞美的素養。
教師的書法素養是書法課成敗的關鍵因素。老師們的素養和水平提高了,有了一定的基礎,有專職書法教師。學校的書法特色教育才能做好,每周一節的書法課才能進行下去。因此,學校應從當地請進來書法名家進行書法講座,提高師生對書法的認識和興趣。讓有特長的教師走出去參加書法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參觀書法搞得好的學校,借鑒他們的做法,讓老師們真正從心里接受書法教育的好,感受到書法的博大精深和對學生成長的收益,這樣才能真正使書法教育走下去,書法課堂開展好,書法傳承落實處。逐漸帶動其他教師一起來練習書法,形成書法氛圍。學生從學習書法過程中感受其魅力,才能規范書寫,快樂書寫!學校以此為契機,開展教師書法大賽,學生漢字書寫大賽等活動,評選表彰。這些活動的開展,為我校掀起了練字的高潮。老師們由被動書寫變為了主動練習,形成了濃厚的書法練習氛圍,教師的書寫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每周進行作業評比,各項優秀作業展示,把好的作業放入班級展示欄里,讓大家共賞,以提高所有學生書寫的積極性,及時表揚。每月開展一次書法作品展覽,讓學生用書法特定的形式進行書寫,滲透書法知識,章法練習,讓學生從中感受書法的美感。學校也經常設計活動,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學校的環境也更多的滲透書法教育。定期展出學生優秀作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書畫大賽進行鍛煉,獲獎結果及時表彰。經常組織學生參觀社會中各種優秀書法展覽,從作品中感受書法魅力,提升學生書法素養。校園中要加強書法知識、書法版面的環境創造,既美化了校園,又能讓學生處于濃厚的書法氛圍中,陶冶著學生的心靈,這種育人環境,不但提高了校園文化的藝術品位,而且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書法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半途而廢,而要有足夠的耐心。為了讓書法進入到每個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自覺的行動。多年來,我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認真對待書法課。”家長進課堂,名家進校園”等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提高書法素養,每周一節的書法課扎扎實實的利用起來,語文課堂中滲透書寫方法,美術課堂中加強書法美的賞析。多課結合,多師督促。這樣,不管是課上還是課后作業,學生都能認真的規范的書寫。達到了書法教育的目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質量。
書法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必修課。我們應該從國家到地方,扎實開展書法教育,讓每一位中國人都能感受到書法的魅力,達到文化的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