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強,桂楊
順昌中等職業學校,福建順昌 350032
在以傳統教學方法的課堂里,一般是以教師“講”知識為主,學生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聽講,只要走神,就會出現知識斷節情況,后面的課堂知識便很難消化。想要改變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課堂趣味性[1]。
首先,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教學的方式。例如,在學習多媒體技術應用課程《圖形圖像的加工》課時內容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數量,將學生分組,讓每位學生提前準備一張自己最喜歡的圖像照片,通過小組討論并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在小組內選出一位學生將圖像照片放在多媒體設備上跟全班分享,然后再正式引進課時內容。這樣能夠讓學生參與課堂的每一環節,知識記憶更加深刻。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中播放有關課時內容的小短片、音樂等,以此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對課堂知識的了解,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更多知識的興趣。
展開職業教育數字化課堂教學,就需要多運用多媒體設備。教師需要自己在課堂中多使用多媒體設備,可以把書本上的課時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制作成課件,這樣不僅課時內容非常直觀,而且節約了很多在黑板上板書知識的時間。
教師除了自己要多加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還需要引導學生多加接觸這些數字化設備。例如,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課時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創建文本和表格,然后自主進行信息加工,在課堂中,進行任務展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共同使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共同培養數字化教學意識,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加了解數字化教學,為展開數字化課堂教學鋪設情境,如此數字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才會更好。
順應數字化時代的發展,職業教育知識的獲取途徑應該不限于課堂,教師應該研究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方法。最常見的軟件小程序,小視頻,微課,一些社交媒體都可以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中學習,在線下學習,而且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的線上學習,非常便利[2]。
教師在課前,可以先將課時內容和課堂學習重點錄制一個小視頻,或者是制作一個文本發到線上,讓學生自主預習及時進行課后復習。還可以布置額外任務,讓學生利用數字化設備查詢資料,準備好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多次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培養學生的課前課后的學習意識,鞏固課時知識,取得最佳的數字化自主學習效果。對于增加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進行引導。
對學生進行職業課堂教育的地點,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室,應該在不同的地點展開豐富的教學活動。對于設計類職業課堂教育,可以多出去寫實,觀察大自然的事物,學生之間各自分享感想,課下寫一篇寫實感想。對于計算機信息化職業課堂教育,可以多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上課,實際操作會讓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更加透徹并學會實際運用知識。
了解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把握知識的程度以及學生差異,就必須要建立課堂評價體系。一個完整的課堂評價體系包含了課前預習情況打分、課堂表現程度打分、課后作業完成情況打分。一個學期的課時內容可以按月份完成一次課堂評價,對于評價分數高的學生進行相應的獎勵,對于評價分數低的學生進行鼓勵[2]。
教師把完整的課堂評價體系運用到職業教育中,首先可以讓學生有一個良性競爭意識,有好的學習反饋,還可以讓學生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對課堂注意力更集中,激發對課時內容的學習興趣。然后可以讓教師在課程不同階段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開展多樣化教學。教師通過評價體系反饋出的結果,進行教學方法總結,如此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運用數字化來研究新的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方法,不僅可以一改傳統課堂的低效率教學方式,而且還可以開發學生更多的可能性。將數字化多媒體設備運用于每一堂課,讓學生占據一堂課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和教師更好的交流。依托數字化,讓教學的方法更加多樣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培育具備信息素養的社會性職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