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
湖南省武岡市思源實驗學校,湖南武岡 422400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與中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畢竟中文是我們的母語,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期間總是感覺到十分吃力,尤其是在聽這一方面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一方面:初中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都習慣采用于中文教學的方式,對學生聽力的訓練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視;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匱乏,沒有深入的去了解英語文化的精髓,這就直接導致學生難以將自己置身于合適的語言環境氛圍中,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讀寫能力但是普遍存在聽不懂的想象。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在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為學生創設更好的英語環境氛圍,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相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英語聽力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充分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語感的培養,更多的是需要對學生進行一些聽法技能上的指導。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是將核心放在了教材課文的練習上,而忽視了聽力這一方面。教師只是一味的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書面作業,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能力,沒有技巧和方法的盲目學習只會事倍功半。
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對課本教材知識進行記憶以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實踐應用能力,主要在英語聽力這一方面得以充分的體現。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實現人與人的溝通,真正聽懂英語。但是就當前的英語聽力教學現狀看來,往往僅局限于試卷上或者課本教材內容上的聽力訓練,根本沒有使得學生聽力的水平有實質性的提高,學生缺乏英語實踐的機會。因此,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多給予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來切實的提高學生聽力的水平。
若想要從實質上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的能力,就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英語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和價值。在聽力練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這些都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教師要做到引導學生客觀面對困難,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與肯定,不斷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問路訓練時,創設相對應的環境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PPT展示相關圖片,圖片上展示的是一些簡單的位置場景,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并且讓學生掌握相關問路用語,如Excuse me?Where is the...創設英語環境氛圍,加強對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訓練。
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進行英語聽力學習中,學生離不開教師在學習上對他們的引導,若想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聽力方法和一些聽力技巧的指導。很多學生在英語聽力訓練的過程中,都會傾向于要把整段話或者整篇文章都聽清楚弄明白,但最后只能聽出文章中所出現的極少部分詞語,顧此失彼。針對這一現狀,教師應提醒學生將聽的核心轉移到內容的主旨上,指導學生辨別音標符號,找出一些與內容相關的詞語。在聽力材料播放時,引導學生抓住內容核心和文章整體大意,對信息進行合理的加工整合,促使學生可以根據材料中特定的語境推斷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以及內容。同時,教師對聽力材料多次反復的訓練,對經常會涉及到的技巧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挖掘出一定的規律,讓學生可以掌握聽力技巧,減輕聽力的煩惱。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踐環節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完成有關聽力練習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聽力材料的不同,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來展示聽力內容,描述材料中的具體細節和內容,一邊表演一邊進行口頭陳述,讓大家投票選出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小組,再由老師總結,以此讓學生在不斷的積累和鍛煉中,提升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綜合學習技巧、方法和語言學習環境等,切實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