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
(貴州省沿河縣夾石鎮初級中學,貴州 沿河 565309)
在現行初中化學教材中,有許多精煉的化學概念,這些概念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原理、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每一個注釋都是經過反復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于學好化學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養和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把好這一關是非常必要的。
化學概念是用簡明、精辟的語言高度概括出來的,概念中的每一個字、詞都是一定的。內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質。教學時要指導學生認真剖析概念,弄清含義,抓住概念中的關鍵性的字、詞,找出概念的本質,排除非本質的干擾。如對于“催化劑”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變”兩字(有加快和減慢之意);二要以反應前后為條件,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沒有改變;三要明確“劑”的意思(指一種物質)。只有在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才能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概念,靈活地運用概念去解決問題。
基本概念是化學知識的基礎,是構成其它化學知識的細胞,它們分散在初中化學教材的各個部分,幾乎每個章節都有。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不同的概念間往往存在著某種關系,只要注意去提示概念的外延,理清相關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就能更好地掌握和運用,這在復習過程中尤其重要。根據不同概念間的關系可以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比較。例如,復習“氧化物”概念時,可以與“含氧化合物”對比,提出問題:“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嗎?”讓學生思考,仔細推敲,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氧化物”概念中的關鍵的詞句“由兩種元素組成”來分析,由此加深了對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演示實驗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對現象分析,要引導學生正確地推理,來形成化學基本概念。例如,在講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兩個概念時,教師可以用剪刀將紙剪碎和將紙點燃的兩個小實驗來證明。教師可以邊演示邊提問,讓學生充分思考:在兩個對比實驗中變與不變的是什么?這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看起來這是一個極為簡單的實驗,學生在觀察變與不變的現象時能回答出以下兩點:剪紙的過程中紙的形狀變了,但紙還是紙,沒有變;紙燃燒過程中,紙由白色變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紙。引導學生討論這兩種變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種變化紙沒有生成其他物質是物理變化,第二種變化紙燃燒生成了不同于紙的灰是化學變化,這樣從這兩個對比實驗中引出了兩種不同“變化”的概念。通過總結、舉例練習,明確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概念的意義,了解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在應用演示實驗引出概念的教學中更要重視學生實驗的直接體驗。
初中化學有很多概念具有對立性,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會概念的含義,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了原子、分子、離子、元素這幾個概念后,總結這幾個概念的區別與聯系,突出元素在這幾個概念中的主導地位,揭示組成與構成關系、宏觀與微觀的關系。
再如,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純凈物與混合物;單質與化合物等等,在教學中通過對比既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準確、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啟發學生積極的抽象思維活動。
化學概念不僅用詞嚴密,而且非常精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一些含義比較深刻,內容又比較復雜的概念進行剖析、講解,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學的一大難點,不僅定義的句子比較長,而且涉及的知識也較多,學生往往難于理解。因此在講解過程中,若將組成溶解度的四句話剖析開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其一,強調要在一定溫度的條件下;其二,指明溶劑的量為100g;其三,一定要達到飽和狀態;其四,指出在滿足上述各條件時,溶質所溶解的克數。這四個限制性句式構成了溶解度的定義,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劑”概念也是學生難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講解時要闡明催化劑是相對于特定的化學反應才有意義,它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決定反應能否發生,也不能改變生成物的質量。
一個化學概念形成之后,學生對其的理解往往是膚淺的、粗糙的,必須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維過程,鞏固練習就是實現該過程的一個好方法。如學生學習過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概念后,可向學生提供一些的現象,使之分析屬于何種變化;例如在講了氧化物的概念之后,可以給出一些物質讓學生進行分類判斷,通過題目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反復推敲,從而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概念中關鍵的詞,由此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對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習過溶質、溶劑和溶質的質量分數概念,可向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計算,把基本概念運用到解題和生活實踐中,這樣就能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總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能力,盡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和事實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并且按照新課標的理念把基本概念運用到解題和生活實踐中,這樣就能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