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興
(重慶市巫山縣巫峽初級中學,重慶 巫山 404711)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數學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數學思維能力中最寶貴、最高層次的思維品質是創造性思維。數學教學中所研究的創造性思維一般是指:對思維主體來說是新穎獨到的思維活動,它包括發現新事物、揭示新規律、創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論、發明新技術、研制新產品、解決新問題的思維過程。這里所指的“新”不一定是指對于人類來說的全新的創造,而是特指對于思維主體來說是首次出現的和超越常規的。這種思維的基本特征是“新”,它要求避常道,走新路,標新立異,求異存同,是未來的高科技信息社會中,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開創性人才所必須具有的思維品質。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我根據小課題研究的經歷,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幾點體會。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為學生創設思維情境,誘發學生的創造欲,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再到教學結果的運用,大膽突破。
(一)教師本身應正確認識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并不是脫離教材,讓學生任意地去想去說的教學活動,這是對創新教育的錯誤認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合理的新發現,從事物的另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的新思路都是創新。評價解決一個問題是否具有創新性,其關鍵是在于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是否新穎,對這個問題是否有著獨到的見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去分析綜合、探索聯想,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發展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做好創新意識的引路人。
(二)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角色的轉變,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本教育,大膽放手,尊重學生,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讓學生參加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發揮班集體集思廣益的作用,讓學生相互之間多向交流,取長補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隨時處于動態的變化之中,設計集體討論、分組操作等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巧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探求欲望。教師要創設求異的情境,用有深度的語言,讓學生敢于對教材上的內容質疑,敢于對教師的講解質疑,并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勇于求異,激發學生創新欲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創新”,教師要訓練學生勇于質疑,在探索和求異中有所發現和創新。
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觀察事物和認識世界的一種內在動力,如果善于引導,有意識地加以培養,就能夠提高思維水平,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一)重視在新知識的引入中激起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學新知識前是最能說明其實踐意義和社會意義的。如在教學《三角函數》時,用米尺量人的高度及人在陽光下的影子的長度,通過大量實踐發現人高與影子長的比值是不變的。當大量的數據展示在學生眼前時,不僅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可以有計劃地創設某種情景,提出適中的問題,使學生面臨某種實際任務,引導學生分析,鼓勵他們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中發現解決問題的規律,這一規律不是教師簡單地傳授給他們,而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而獲得的,這無疑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二)注重在課堂探索中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應表示厭煩和回絕,要善于為學生鋪路搭橋。有時可以提示尋找答案的線索或指定有關資料,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有時需要及時解答的,也要富于啟發性,激發他們的探索精神,使其積極思考,多方面探索;有時可以采用“原型啟發”,利用某種具體事物,主動探索,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樣,學生通過探索自己得出結論,并能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就有效的保護并激發了學生的奇心和求知欲。
(三)注重在愉快的成功體驗中激燃學生創造性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向全體教師建議:請你們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渴求知識的火花。點燃這一火花的唯一源泉就是在勞動中取得成績的歡樂和勞動者的自豪感。”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善于對學生的創造性勞動做出評價,評價時要科學、客觀、公正、及時,讓學生明確錯在哪里,好在哪里,同時要寄予成功的期待,使學生的創新意識的萌芽得到雨露的滋潤。盡一切可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積極探索的收獲,體驗到探索知識獲得成功的快樂,長此以往,日積月累,就會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欲,逐漸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要抓住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創造“最近發展區”,逐漸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注重課外的適合補充,利用合理的練習以及給學生創造學以致用的機會,努力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求知欲,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我們教師作為引路人,還孩子們一片廣闊而自由的探索天地,是我們的不變的追求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