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貴州省余慶縣他山中學,貴州 遵義 564499)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人生方向的橋梁,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優秀文學素材,從而了解和感悟生活中的人生百態,體會其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從中學習做人的道理,以及總結閱讀學習的經驗,最終將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的做到核心素養落地生根,達到最初設立語文閱讀的教學目的,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突破傳統教學的漏洞,保證其能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習效率,以下就是本文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如何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的研究與分析。
高中生的身心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其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以及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是由于高中生還沒有正式的步入社會,所以其對高中語文學習思維還停留在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的階段,沒能真正的懂得學習語文的意義在哪里,現今高中語文教育強調的是將核心素養落實到位,要求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建立健康的身心,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也在于此,所以要改變現有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改變學生對高中語文閱讀錯誤的理解,將閱讀知識講解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在學習閱讀時可以主動思考和感悟閱讀內容,從閱讀中提煉人生答案。高中語文閱讀大多數都是以一個人生道理為主題展開研究的,所以教師在授課時要抓住教學的關鍵點,讓學生圍繞著這個關鍵點展開思考,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的,而是要切合實際落實到位的[1]。主動思考能力也是核心素養之一,所以要想使核心素養落地生根,就要加強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培養。
建立完善的閱讀學習系統同樣是完善核心素養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成就一個學生的學習,由此可見,學習系統完善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語文閱讀學習方式,首先要考慮高中生的自身特點,將高中生的理解力和學習能力作為考慮的重要因素。例如在進行高中語文《我有一個夢想》這一課的教學時,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來學習這一節課的內容,首先學生先大致的朗誦一遍課文,然后教師再根據文中內容建立幾個問題,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認真品讀文章,找出文章中有關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得到了鍛煉。現今的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學習方式的培養,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二十一天,所以教師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引導學生逐漸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使核心素養中閱讀學習系統的建立更加的完善[2]。
現今高中語文閱讀中強調的核心素養包含很多,有學習方式的建立,還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文學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包含的知識方面很多,其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閱讀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人生經驗,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高中語文閱讀的考試形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回答問題,其考核看起來只是學生的理解力,但其實它同時也需要學生建立一定知識儲備,只有擁有一定優秀的詞語積累,學生才可以運用恰當的詞語來表達其對閱讀內容的認知,才能組織好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想法。由此看來,閱讀量和文學詞匯的積累也是現今核心素養落實到位的一個重大關鍵點,教師要抓住教學內容的關鍵。例如在進行高中語文《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這一節課的授課時,就應該在教學中引入詞匯積累教學,讓學生學會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匯,并且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文章的寫作形式和方法,其它閱讀課也是一樣的,大多數的閱讀寫作形式和詞語的使用都很優美,都值得高中生的學習[3]。只有不斷的積累,高中生的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才會得到提高,所以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進而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高中語文閱讀與其他科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和其優勢在于,其可以幫助學生體會不同的人生,并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建立核心素質落實到位工作教育的關鍵,現今要求教育要注重的德育培養,學生不僅僅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更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綜合素質,身心要健康,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傳統語文閱讀教育不重視核心素養的建立,其工作內容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的落實到位。綜合素質作為核心素養建立的主題,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正確的引導還會給學生帶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總而言之,當今社會教育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讓核心素養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地生根,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現,只有將語文教育與生活實際結合,培養學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才能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實,建立完整的語文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