遆俊莉
(臨汾市實驗中學,山西 臨汾 041000)
鋼琴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是那么神圣,那么高雅,從88 個鍵中所流淌出美妙旋律,令人為之傾倒和折服,因此被譽為鋼琴之王。隨著經濟的不斷提高和人們對文化藝術認識的深化,鋼琴成為多數家長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通過鋼琴練習,孩子的性格,教養等方面隨之發生質的變化。進行音樂教育,它的起點和終點都應當是啟發學生對音樂的真正興趣。
孩子最容易接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和富有情趣的事物,家長應采取啟發、誘導和激勵的方法培養和加深孩子對鋼琴的興趣,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被一種愉快和諧的特殊氣氛所陶冶、感染,從而激發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培養孩子對鋼琴知識真摯的感情。那么,怎樣使孩子愿意彈鋼琴并對鋼琴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具有自覺性和主動性,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對鋼琴產生興趣,定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同時,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性的作用,從而使興趣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也更有利于孩子學琴的進度和提高對鋼琴藝術的感受力和鑒賞力。
周末家長帶著孩子出去逛街,常會聽到勁爆的DJ 音樂,那有力的低音節奏鮮明,不知不覺步伐的速度就隨動感節拍走了好遠,小孩子也會隨之手舞足蹈。超市里播放的音樂中,器樂曲較多,節奏舒緩,旋律流暢,漫步在超市里邊聽音樂邊購物,也是一種美的享受,在咖啡廳里欣賞現場演奏的鋼琴曲,那更是美妙絕倫,讓孩子置身于音樂中去感覺音樂,把音樂用自己的情感體驗聯系起來,這樣就能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并會發現原來音樂和我們這么貼近,它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引導孩子從發現音樂到關注音樂,讓孩子懂得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引導孩子參與各種形式的音樂欣賞活動,也可以彈奏成放映一些生動形象的鋼琴曲子片段,讓他們欣賞體驗不同風格的曲子,感受音樂的多姿多彩。通過各種手段,讓孩子對鋼琴產生直接的興趣。
很多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間斷學習,并對鋼琴產生厭惡的情緒,這種現象很正常,興趣不僅要激發,而且還需要培養和穩定,培養孩子學習感情的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并影響著孩子的潛在素質和能力的發揮。
在鋼琴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淺出,選擇適合學生接受的內容來教學,不能追求進度、難度,這種負重感會削弱孩子的練琴興趣。在教學《拜厄》里單手練習曲中,有“教師演奏”的部分,和孩子一起彈奏,孩子加強了節奏練習,又感受了和聲的效果,優美的旋律能喚起學生的美感,更能調動學生的練琴興趣,讓孩子體驗小小的成功,把練習曲和樂曲結合著進行教學,才更有利于學鋼琴的穩定。
從教育的視角看“蹲下來看孩子”,了解童心世界,才能選對“彩筆”繪就他們多彩的人文精神底色,進而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培養。
對于幼兒鋼琴教學中,根據年齡心理的特點,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教學,把鋼琴作為一個玩具,使孩子在學習中感到愉快有趣,彈奏出美妙的音樂。不斷豐富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我們的教學更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
范奏反映教師的技術水平和藝術水準,還具有感召力。給學生示范演奏,這種視覺和聽覺的綜合作用使得所教的音樂形象化,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引導和啟發學生,使學生從模仿到發展個性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想象和思考的能力,體會樂曲中的神韻。
彈奏鋼琴的手型比喻為“房子”或“山洞”,說明具有穩定性。彈奏時的手型時所有技巧訓練的基礎。
運用合理多變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逐步延長練琴時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讓學生樂意地學習鋼琴,并主動有效率地練琴,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與教學方式息息相關的。
學生練琴時,認為自己把樂譜彈奏的很完整,但忽略了音符的準確性,旋律的流暢性,每個樂句的力度變化等,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同一首曲子搜集網上視頻教程或鋼琴教學光盤中的相關內容,加以對比和參照,取長補短更快地提高學琴進程。
每首樂曲都有各自的情緒表現。讓學生仔細領悟所彈奏樂曲的細膩和感情變化,鼓勵學生參加演出比賽,并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曲子并演奏,自然會正常或超常發揮。我認為,孩子當中的表演的范圍要逐漸擴大,現在家中演奏,然后可增加一些親朋好友,再由校園舞臺到大型比賽。讓他們的才能在藝術中得到極大的滿足,這樣對學生以后的音樂學習甚至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人間奇跡。鋼琴的學習,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同樣家長也擔負著重要的角色。學生鋼琴興趣的培養,需要老師、家長給予孩子愛音樂的環境,以及社會大環境對孩子的認可,讓孩子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提高自己的音樂素質。我們應不斷地學習和研究孩子審美心理學、鋼琴教學法,使孩子通過技能促進修養,通過學習知識重視感受,著重強調學習過程,獲得好的結果,讓孩子的鋼琴學習,真正成為他們的翅膀,飛向美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