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瑤星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文化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曲靖 655508)
隨著鄉鎮經濟的發展,鄉鎮群眾的收入越來越高,群眾更渴望得到文化生活的滋潤。在滿足了物質文化之后精神生活成了鄉鎮群眾的新追求。鄉鎮文化可以傳播積極向上的思想,讓群眾擺脫落后保守的意識;鄉鎮文化還可以傳授琴、棋、書、畫等藝術知識,提升鄉鎮群眾的藝術修養。政府可以通過鄉鎮文化對鄉鎮群眾進行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提升鄉鎮群眾的法制意識。總之合理的安排鄉鎮文化有助于提高鄉鎮群眾的綜合素質,推動鄉鎮經濟的發展。
茶余飯后的生活,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首先,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力度不夠,認為只要安排一個場地作為公共活動室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發展經濟上面。其次,沒有安排合理的文化活動場地,沒有相關文化活動內容做支撐,導致許多鄉鎮群眾的唯一文化活動就是打麻將、斗地主。有的鄉鎮資金有限,沒有足夠的資金采購所需設施,所以只能開展一起球類比賽、唱歌比賽、甚至播放電影等簡單形式的文化活動。由于活動形式單一,導致群眾沒有參與的積極性,最后就不了了之。對鄉鎮文化工作者的不夠重視,加上很多鄉鎮地方文化工作者都沒有長期從事文化工作的經驗,文化水平不高。又或者是身兼數職,把文化工作當做兼職,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精心安排和維護鄉鎮群眾文化工作。久而久之導致了鄉鎮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在群眾心目中成了可有可無的項目。
要加大政府及各部門對鄉鎮文化的重視,從根本上認識到鄉鎮文化的重要性,利用鄉鎮文化促進提高當地人文素質,促進經濟發展。首先,完善鄉鎮文化基礎設計,規范鄉鎮文化場地。資金足夠的地區,合理利用文化資金來規劃建設鄉鎮文化用地,采購適當的文化用品。資金相對欠缺的地區,可以通過向上級部門申請,或者其他形式征集鄉鎮文化用款來建設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其次,安排鄉鎮文化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提高文化人員的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可以以自學的形式來提升,也可以組織文化工作者定期開展培訓工作,或是去其他鄉鎮文化發展好的地區進行參觀學習。也可以邀請群眾文化建設的專家來本地實地考察,對本地的文化建設提出寶貴的指導意見。提高鄉鎮文化隊伍的綜合水平,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一,合理分配鄉鎮文化的工作,工作中盡量專人專項,避免身兼數職的現象,減少文化工作帶來的負擔的同時還能提高文化工作的效率。第二,適當提高鄉鎮文化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并為他們提供適當的上升空間,這樣才容易留住群眾文化工作的人才,也同時激勵鄉鎮文化工作人員不斷努力提升自己。開拓鄉鎮工作人員的視野,讓他們有更多的新思想新概念,把更多先進的有創意的理念加入到鄉鎮群眾文化中。
在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同時要做到以人為本,才能得到廣大鄉鎮群眾的支持。相關政府和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在開展文化活動之前,要詳細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討論出鄉鎮群眾文化發展的大致方向,并擬定出合理的活動方案。方案中要涉及到群眾文化場地的分配、基礎設施的搭建、文化用品的采購配置以及活動項目的具體內容。不能為了追求業績而只做面子工程,爭取開展實用型的鄉鎮群眾文化工作,不要設備、場地空置。由于鄉鎮群眾的文化層次,經濟能力參差不齊,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需求也不一樣。鄉鎮文化工作人員盡量仔細了解鄉鎮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虛心接受鄉鎮群眾提出的寶貴意見,主動聽取鄉鎮群眾提出的建議和不滿,并加以改良,讓鄉鎮群眾信任文化工作人員,從而愿意參與到鄉鎮群眾文化中。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的休閑時間也漸漸多了。許多鄉鎮群眾為了打發閑暇時間,通常進行打麻將或者斗地主這種帶賭博性質的娛樂活動,這樣會影響鄉鎮群眾自我修養的提高,也會影響鄉鎮群眾的價值觀。所以鄉鎮群眾文化內容的豐富勢在必行。如果鄉鎮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單一并且枯燥無味,那么群眾就會喪失對鄉鎮文化活動的興趣,回到麻將桌上。當地政府和鄉鎮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開展鄉鎮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首先要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他們不僅在國家物質建設中擔任實施者的角色,還在國家精神文化建設中充當參與者。眾所周知,藝術來源于生活,鄉鎮文化建設必須要從群眾的實際生活出發,對群眾的情感生活有所了解,從中獲取靈感,對文藝作品、文化活動進行創新,開展人民群眾感興趣的活動,保證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例如,可以針對男士開展各種球類的活動,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這類活動對場地有要求,一定要足夠寬敞。培養出自己的精壯隊伍之后還可以跟其他地區來一場友誼賽。可以針對女士開展各種文藝性的活動,如唱歌、跳舞、詩歌朗誦等,這類活動對場地要求不嚴格,但是需要有一定的設備支撐。年紀大體力不夠的老人可以參與各類手工藝作品展、書畫展等,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我們的鄉鎮群眾中不乏技能高超“專業人士”,只需要給他們一個平臺,他們就能大展拳腳。適當增加一些競技類的比賽,設立獎懲制度,可以吸引跟多鄉鎮群眾參與其中,也能激勵鄉鎮群眾去進行自我提升。鄉鎮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多樣,鄉鎮群眾可以根據自己愛好選擇性的參與,保證人人都能參與其中。
鄉鎮群眾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離不開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需要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提高鄉鎮廣大群眾的文化意識,集合群眾的智慧使鄉鎮文化更好的服務于鄉鎮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