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鈺 彭 嶸 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
本文簡述了中國傳統建筑符號的概念,并闡述了選擇具體建筑分析的原因和意義。論述了在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建筑符號的優勢和趨向性。分析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兩處建筑,研究了傳統建筑符號對當代設計中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工業設計以及服裝設計的影響與利用,從而為當代設計尋找一條新的設計發展道路奠定了基礎。
何謂中國傳統建筑符號,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在中國傳統建筑中所出現的各種元素都可以被稱為中國傳統建筑符號,建筑符號可以被視為文化的載體,包括建筑的色彩搭配、材料、布局、構件等,但從總體來說我們將建筑符號分為具象符號和抽象符號。
傳統建筑是祖先留給我們無價的藝術瑰寶。這些建筑有些已經在歷史的洪流中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無緣再見;有些建筑以圖片、視頻的形式得以留存,甚至有些建筑經過歲月的磨洗仍然矗立在我們的視野中。它們凝聚了祖先的智慧與汗水。它們在歲月中將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不斷碰撞、交織。
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會不斷做加減法,將有價值的設計元素保留至設計作品中,一項好的設計作品應該是“沒有一處多余”的設計作品。所謂“返璞歸真、回歸本土、回歸自然”也是近幾年各行業設計的風向標。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這個在中國設計路上被世界誤解為“價廉物不美”的標簽正在向Created in China(中國創造)轉變。這就留給我國設計師們一條清晰的路線:如何向世界講述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之美?而對于中國傳統建筑符號的研究、提煉、應用便是一條順應時代和精神的傳承之路。
北京天壇祈年殿和西藏布達拉宮,在中國均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和歷史意義。天壇和布達拉宮兩者在宗教活動中占有極大分量,而中國歷史中階級與宗教是始終伴隨著歷史進程發展的兩大重要載體。這兩座建筑的色彩搭配是極具代表性的。
天壇和布達拉宮在裝飾色彩方面各有千秋,兩處建筑的色彩有明顯區別,這和兩處建筑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政治宗教環境密不可分。
1.天壇建筑色彩
天壇祈年殿柱體以朱紅色底漆上用瀝粉貼金的方法繪制精美圖案,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內梁枋施龍鳳和璽彩畫。在建筑內外部主要建筑構件裝飾中大量采用象征著皇權與統治的朱紅色作為底色,金色則作為主要繪制色彩和小型建筑構件被廣泛采用。藻井和宮廷和璽彩畫則采用金色、青綠色、褐色、朱紅色以及藍色。
2.布達拉宮建筑色彩
布達拉宮在建筑裝飾色彩中,白色被運用在布達拉宮“白宮”建筑墻體以及西藏民居墻體,象征著和平、慈悲;紅色則被運用在建筑內部基礎色裝飾和布達拉宮“紅宮”中外墻的顏色,代表著智慧和力量;黃色多用于墻體上部和軟裝裝飾的部分,象征繁榮與富貴;黑色多出現于門簾、院內的矮墻、門、窗邊飾;藍色在宮內天花、地毯以及各類軟裝配飾中也均有出現。
抽象建筑符號的范疇大致可分為:建筑布局、建筑色彩、建筑外形、建筑結構等不能被人們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符號。將一座建筑或者建筑群體的布局、色彩、外形或結構進行提煉運用,不單單是將建筑的表象進行分解、加工、分析和研究,更是傳遞了已有建筑的精神、文化。提取抽象建筑符號與具象建筑符號不同的是,抽象建筑符號的提煉運用帶有更加感性的認識與感受,并在運用過程中更具靈活性和互通性,對傳統建筑的傳承也不單單局限于建筑形式的復制粘貼,而是從多個角度將傳統建筑進行精神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