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怡 云南旅游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不僅能提高學校藝術品位,為優秀校園文化的打造奠定基礎,而且也是各個高職院校的一塊閃亮的招牌。就目前來看,我國各大高校都會舉辦藝術類節日活動,創建群文藝匯演的平臺。越來越多優秀的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被建設出來,大大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自信。所以,如何建設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并將其發揚光大是我們必須研究的課題。
我校領導對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的建設非常重視,并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持。目前由校團委、宣傳統戰部和文化藝術學院三個部門聯合管理,校團委負責內外聯系、宣傳統戰部負責宣傳、文化藝術學院負責授課。三個部門狠抓我校學生藝術團的質量。尤其是配備了專業的藝術類教師,這是很多高職類院校都做不到的。更有特色的是本校藝術團目前成立兩周年,有合唱隊、舞蹈隊、器樂隊、朗誦隊、話劇隊、設計隊、禮儀隊、表演唱隊等,而且這些已被納入第二課堂進行課程管理,由校內專業教師授課,學生有學分,學期末考核為一場藝術團匯報演出。還有專業的教師對我校進行專業作品的編創,有指導教師采取選修課的形式對藝術團的學生進行定期的輔導。學生如果遇到問題,會直接向專業的教師進行反饋,不斷完善作品。學校為了提升藝術團指導教師和藝術團成員的積極性,把選修的課時算入教師的課時里面,而學生參加藝術團也會給予相應的鼓勵。
學校可以分學院組織藝術團成員開展一些暑假、寒假實踐活動,如有的高職院校的學生藝術團會開展三下鄉和赴駐地官兵慰問演出等活動。有的省、市、區將藝術團的榮譽跟自身城市藝術的成長緊密結合起來,并廣泛宣傳和展播能振奮民族精神、展現時代特征、表現年輕人朝氣學校的優秀藝術作品。這樣一方面能夠對主創人員形成一種激勵,另一方面,還能增強藝術團成員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學生和學校共同發展。而且,不同系、不同專業、不同年齡的人在一起做藝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會進一步交流、合作,這就對學生的交往能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提升作用。不僅如此,這對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也是一種培養。所有的藝術團成員都認為,加入藝術團為他們今后踏入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職類院校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習慣比較獨特,他們思維活躍,極有個性,但是團隊意識和紀律意識不強;擁有較強的獨立能力,但是沒有很好承擔社會責任的覺悟;對于技術類型的課比較感興趣,但是沒有很好的文化課基礎。藝術團的建設要得到廣泛的關注,就要加強學生藝術團建設的重要意義。例如,在群文藝匯演時,要用藝術的方式表現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學校對于學生藝術團獲獎的情況,要采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宣傳欄、廣播等方式進行宣傳,但是不是僅僅宣傳學生藝術團獲獎了,而是要表現出藝術團的成員們在排練時候的艱辛,為了獲獎付出的汗水,獲得成功后的喜悅以及對教師的感激和他們的團隊精神。這些都應該是學校宣傳的重點。同時,學校還可以將部分表現優異的藝術團成員組織成一個宣講團隊,在適當的時候開展宣講,讓其他學生都加入爭先創優這股熱潮中。
高職院校學生藝術團的建設為我國的文化自信添了磚加了瓦,因此,各大高職院校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藝術團建設的重要性,并制定學生藝術團發展的方針政策。首先,學校應制訂年度發展計劃,對本年度參加比賽數量和藝術團人數以及類別準確規劃,每月要進行月度總結,及時對指導教師進行考核。其次,要擴大藝術類的范圍。就拿我校來說,現在的整個藝術團學生中只有40名學生是藝術類聲樂方向的學生,其余的都是非專業的。藝術的類型過于狹窄,對多角度全方位的發展是不利的,所以要擴大招收不同類別的藝術類學生加入藝術團。最后,要聘請專業的藝術類教師,對藝術團中非藝術專業的學生進行定期培訓,點燃藝術團發展的火焰。藝術團的發展,要朝著提升文化自信的方向進行。
各大高職類院校在學生藝術團的建設方面都存在一些難題,所以學校更要集中力量和藝術資本來打造一個好的藝術團,在管理層面上規范操作,穩步推進各項工作,讓學生藝術團的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并成為學校的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