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蓉 南京市玄武湖管理處
地被是指以植物覆蓋園林空間的地面,這些植物多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及環保作用。緊貼地面的草皮,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甚至是低矮、叢生、緊密的灌木均可用作地被。
1.2.1 按形態習性分類
1.2.1.1 草本類
草本類地被植物,主要包括宿根、球根草花及能夠自播繁衍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而在園林景觀實際應用中最為廣泛。其常用品種有:金雞菊、金葉扶芳藤、叢生福祿考、石竹、萱草類、鳶尾屬、玉簪、月見草等。
1.2.1.2 矮生灌木類
一些枝葉茂密、叢生性強的矮生灌木也是優良的地被材料,由于具有一定高度,常作為地被植物中的上層,用來劃分空間和豐富層次。其常用品種有:灑金珊瑚、大花六道木、桅子花、金絲桃、南天竹、杜鵑、八角金盤等。
1.2.1.3 藤本類
枝葉懸浮于地表,或匍匐地面生長的藤本植物,有些姿態柔美、附爪力強,具有耐陰性,效果也很好。對于難以種植其它植物的陡坡尤為適用,既可綠化坡面,又起到固土護坡的作用。如凌霄、常春藤等。
1.2.1.4 蕨類
植株叢生,葉姿柔美,葉色翠綠,性喜陰濕,適宜種植于水邊湖岸、密林樹下或其它比較陰濕的地方。如鐵絲蕨、腎蕨、莢果蕨、鹿角蕨等。
1.2.1.5 矮生竹類
由于竹姿優雅清逸,一些矮生品種也被作地被植物利用,如菲白竹、鳳尾竹、箬竹等。
1.2.2 按生態習性分類
1.2.2.1 空曠地被
在陽光充足的場地上栽培,需栽喜光地被植物,一般為宿根草本開花植物,如地被石竹、鳶尾、針葉福祿考等。這些植物高矮整齊一致,花葉艷麗繁茂,能充分顯示其群體效果,可大量片植,也可栽成模紋花壇。
1.2.2.2 覆蓋巖石及鋼筋混凝土地被
地被植物可覆蓋于洞石、混凝土建筑特表面或配置在它們的邊緣,一般用藤本地被植物,如常春藤、金銀花絡石等,它的覆蓋會使線條較硬的地方變得生氣勃勃,體現了城市在田野中的意境。又如鳶尾、石蒜、萱草等。
1.2.2.3 坡地、河岸邊地被
主要起防止沖刷、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如花菖蒲、扶芳藤、美人蕉等。這些品種抗性強,耐瘠薄,根系強大,能迅速蔓延。
深入了解植物植物品種、生長習性和景觀表現是營造植物景觀的基礎和前提。地被植物在園林造景中運用得當應遵循以下原則。
尊重植物的生態習性,根據場地的自然生態狀況選擇適宜的品種。
將園林景觀設計風格和功能主題相結合,選擇適宜的地被植物。
根據園林藝術的構圖、景觀設計的表現效果進行合理配置。從植物的高度、寬度、深度及植株的大小、形狀、色彩、質感、位置等合理組合,表達三度空間的美,注重地被植物生長上的變化,表現植物生長的動態美。
玄武湖公園位于南京城北,占地面積約513公頃,是國家級鐘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AAAA級風景區,國家重點公園,集山、水、城、林特色于一體。公園注重植物景觀營造,近年來尤其在地被引進方面進行了很多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就梁洲“普羅旺斯”花境、翠洲地被植物應用情況進行相關分析。

圖1
梁洲是玄武湖五洲中開辟最早、風景最佳之處,因傳說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建有“梁園”,故稱梁洲。公園湖神廟、覽勝樓、友誼廳、明代黃冊庫遺址文化展館等歷史人文景點均匯集于此。
梁洲花境位于梁洲交通樞紐位置,占地200m2。花境背景是一排高大的桂花,顏色偏綠。花莖以陶罐配植狼尾草作為中心造景。在植物選取上,采用了亮色的植物金葉甘薯藤與垂吊矮牽牛搭配,沿陶罐口做流線型栽植,就像陶罐中流淌出了彩色的水流。花境內還栽植多年生花卉金雞草、常綠植物絲蘭和色葉樹紅楓,形成整體。花境與花境之間預留了可供游客穿行、游憩、攝影的草坪步行道,增強花境與游客的互動性。

圖2
翠洲樹多而幽靜,巨傘般的雪松,寶塔形的松柏、成片的竹林,故有“翠洲云樹”之稱。翠洲高大常綠喬木多,郁閉度高,為達到景觀效果,在地被栽植上采用了混栽方法,使觀花,觀葉,常綠地被相結合,彌補了底層植物單一的問題。梅廊附近的銀杏林下,采用了麥冬、紅花石蒜、黃花石蒜混栽,花開時已成為景區的網紅打卡點。這種混栽方式,一方面能有效的覆蓋黃土,增加景觀色彩,另一方面能保持水土不流失。

圖3
隨著地鐵3號線的開通,從翠洲門進入公園的游客逐年增多。為提升翠洲入口景觀,2019年在旭橋下橋口新增了200m2的混合花境。花境植物材料達40余種,以宿根花卉,藤蔓植物、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包括花葉絡石、百日草、火炬花、德國鳶尾、山桃草、月見草等,與色葉樹種雞爪槭,烏桕樹,使整個空間立體感增強,植物季相及層次變化明顯,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效果。

圖4
一切美好的創作,要求設計者根據生態要求巧妙配搭。玄武湖近年來逐步改變了地被品種單一、色彩太少的問題,及時運用市場上的一些新奇品種,如粉黛亂子草、鼠尾草、冰島虞美人、各類芒草等,富有景觀時尚感。
4.2.1 多種地被混栽
如萱草和石蒜混栽,鳶尾與石蒜的混栽,麥冬和萱草、鳶尾的混栽,延長觀葉觀花期,冬夏兩季正好互補,同時又解決了黃土裸露的問題。

圖5
4.2.2 綴花草坪
綴花草坪是草坪鋪設的一種形式,以禾本科植物為主體的草坪或草地上(混播或單播),配置一些開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觀賞草坪。選用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花卉種子混合而成,可維持3年~5年無需重新播種,目前可供選擇的花卉品種已達200種以上,完全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氣候、土壤、栽培條件和使用目的配比出多種組合滿足需要。
4.2.3 植物墻
植物墻是一個小型生態系統,是用綠色植物編成的墻體或植物攀緣依附于墻體,利用植物根系對生長環境的超強適應能力,為建筑和裝飾提供一種新型的有機生態墻。設計師可以根據不同環境,不同目的,設計出造型各異,高低錯落,色彩各異的植物墻。
觀花地被作為地被植物中的靚麗一族,發展前景很大。觀花地被植物花期長,花色艷麗,以花取勝,不僅景觀美麗,而且實際應用廣泛,其中又以多年生宿根類草本最受歡迎。它花色豐富,品種繁多,種源廣泛,而且繁殖力強,可以做到短時間覆蓋地面,適應能力強,是值得推廣的園林地被植物。
園林植物配置講求適地適樹,地位植物也不例外。諸葛菜在南京觀花地被中就小有名氣。選用地域性地被植物,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體現出本地特色,富有野趣。
生態園林是園林行業的發展趨勢。地被植物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生態園林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地被植物應用得當,不僅能形成多層次的園林景觀,豐富游人觀賞體驗,而且能起到穩定生態系統的作用。文章通過分析玄武湖的地被植物應用情況,總結了地被植物的應用方法,拋磚引玉,以期為園林植物應用提供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