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艷 李飛澤陳 琳 龔 炳 李 潔 康法寶
浙江省舟山市中醫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本觀察應用我院李飛澤教授自擬的益氣振心湯聯合西藥治療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心肌梗死發生時間38.6±2.7天;年齡64.3±1.9歲。觀察組男16例,女16例;心肌梗死發生時間38.9±2.6天;年齡64.5±2.0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次所選觀察對象,經臨床診斷均屬于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等級(NYHA)在Ⅱ~Ⅲ級,排除重度及急性心力衰竭、其他種類心臟疾病患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所用藥物主要有利尿劑、硝酸異山梨酯類藥物、洋地黃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益氣振心湯:黃芪、益母草、車前子(包煎)各30g,黨參、茯苓、丹參各15g,麥冬、附子(先煎)、仙靈脾、葶藶子各10g,五味子5g。每日1劑,分早晚服用。療程12周。
3.1 觀察指標:①療效標準:采用NYHA分級方法,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改善情況以及心功能評級變化情況,對治療的有效性作出評斷。②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水平。
3.2 統計學方法:統計研究采用軟件SPSS 18.0進行,并使用t值和χ2來檢驗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用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差異。
3.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13例,無效11例,惡化1例,總有效率62.5%;觀察組顯效12例,有效15例,無效5例,惡化0例,總有效率84.4%。兩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
3.4 兩組hs-CRP、NT-proBNP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hs-CRP、NT-proBN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hs-CRP、NT-proBNP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對照組32觀察組32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hs-CRP(mg/L)6.83±1.23 4.48±1.08*6.87±1.25 3.19±0.86*#NT-proBNP(ng/L)1525.69±221.71 774.18±120.58*1548.54±210.87 501.75±117.53*#
李師認為陽虛氣弱這個根本病機始終貫穿于心衰中,而血瘀、痰飲、水停又互結為標,故治療需注重標本兼顧,補瀉益彰,活用陰中求陽之法[1]。而益氣振心湯正是依此而設,方中黃芪主要起補氣升陽、利水消腫的作用,附子補機體陽氣不足,祛除臟腑沉寒,二者聯合應用,作為益氣振心湯君藥,可達到補氣、溫陽的效果;黨參、仙靈脾、豬苓、茯苓、車前子、葶藶子等藥主要表現出補氣、補陽、利水功效,將其聯合應用,作為益氣振心湯的臣藥,可達到瀉中有補的作用;丹參、益母草主要起到活血祛瘀的效果,二者聯合應用為佐藥;麥冬、五味子主要起到養陰生津、清心安神的效果,為佐藥[1-2]。從本次研究的實際結果來看,基于常規抗心衰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采用益氣振心湯進行治療,不僅能夠讓更多的患者從治療中獲益,而且能夠更好地改善這些病人的hs-CRP和NT-proBNP指標。以此藥方治療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不僅能夠起到補氣溫陽的作用,而且能夠有效抑制患者機體的炎癥反應,使其心肌重構得到控制,由此在應用中表現出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