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婷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廣東 東莞 523419)
審計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審計人才的培養是實現審計行業長足發展的重要環節,本文主要研究體驗式教學在審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教學中融入體驗式教學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的審計人才。
在審計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審計人才短缺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審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經濟環境不佳、市場不健全、人工智能等行業的發展對審計行業形成一定的沖擊,面對這些變化,如何培養審計人才、如何對以往的審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是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問題。
體驗是一種注入了主體生命意識的經驗。在體驗中,主體通過親身經歷或感受等心理活動的交融,使經驗內化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東西成為個性化的知識經驗。梅洛·龐蒂說:“體驗是一種結構,不是被動地把結構接受到自身,而是感受它,再現它,自覺地接受它,重新發現它的內在意義。”1984 年,大衛·庫伯提出了頗具影響的體驗學習的概念。體驗學習可以闡釋為一個體驗循環過程:具體的體驗—對體驗的反思—形成抽象的概念—行動實驗—具體的體驗。學習者通過親歷的具體體驗進行理解、反思、實踐,對事物知識的感知內化成自身行為或觀念,形成新的認知和人生經驗,從而指導思維,產生新的體驗。教師作為引導者和啟發者,需要根據課程要求進行精心的思考與設計,激發學生潛在的情緒情感,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個情境,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反思、概括中感知領悟知識,將體驗過程中對事物的感知內化成自身行為或觀念。
體驗式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強調主體能動性在認知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認為知識習得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過把握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內在聯系,主動建立心理表征的過程。因此,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借助教師的引導和啟發,根據已有的知識框架和水平對習得信息進行理解,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在此過程中,只對學生的知識建構起幫助和引領作用。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思維高度,通過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以自主獨特的方式感受、認知、思考,整合初步體驗,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點。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審計實踐教學體系,但是從整體來看,關于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
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充分地認識到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作用,認為其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影響有限,更加注重一些理論教學。在對相關專業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也是忽視了實踐教學的課時,課程安排以及考核等不夠規范,不能真正地做到理論結合實踐。
很多高職院校審計實踐教學的經費不足,教學設施不完善,學生缺乏實踐的場所,加上高職院校對于這一環節的不重視,導致審計實踐教學很難進行深度教學,對于人才的培養也是重理論、輕實踐,審計實踐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在高職院校審計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由一些教授理論知識的教師擔任,其自身理論知識過硬,但是缺乏實踐經驗,在實踐教學中無法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這就導致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無法真正地發揮實踐教學的意義,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一定的阻礙。
很多高職院校的審計實踐教學都是采用“填鴨式”教學,即教師為學生演示,但學生缺少充分的發揮空間,雖然是實踐教學,但學生更多的是接收而非參與,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因此,審計教學模式創新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結合筆者的經驗,審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該從不同的階段來進行。首先是專業認知體驗,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制定市場調研內容,比如為學生安排專題調查,到企業中參觀,與從業人員交流,體驗審計崗位的工作情況,使學生對這一學科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是實訓室模擬體驗,這一形式可應用于專業課學習中,通過多媒體等設施,再現審計工作情境,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進行演練,逐漸掌握審計方法。第三是適應性崗位實習體驗,這一形式可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后,進入企業或事務所實習,進一步熟悉審計工作流程。
在審計教學中,應用較多的體驗式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參賽體驗法等。下面針對這幾種方法具體分析:①案例教學法:該方法倡導教師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之后,形成教學案例,組織學生相互討論和分析,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的課堂上,教師的作用不是講授而是引導,鼓勵學生拋棄固化思維、發散思考、探究不同的可能性,并適時給予點評和意見,將案例和要講授的知識點串聯起來。②情景模擬法:該方法可以通過對具體的審計工作流程進行模擬,讓學生在審計各個環節中擔任不同角色,熟悉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方法,進而增加對專業知識的理解。③參賽體驗法:該方法主要是組織學生參加審計相關競賽,使學生在比賽中學習體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除上述方法外,高職院校可以定期聘請企業或事務所的資深專家,結合審計實務和審計熱點問題開展專場講座,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學生日后從事審計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性意見。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態,其在應用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不能流于形式,應該正確認識體驗式教學,圍繞審計實踐教學目標開展,這樣才能發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體驗式教學只是現有教學形式的一種有益補充,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方式,它所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也有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