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瓊
[摘要] 對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VIP)中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全面檢索,篩選出符合要求的文獻共計1 098篇,對文獻內容按照發表時間、期刊、作者、引用情況、基金支持情況等加以梳理并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開展延續護理及相關研究提供依據。研究發現,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近5年發展迅猛,需要臨床工作者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形成中國特色糖尿病延續護理服務體系。
[關鍵詞] 糖尿病;延續護理;文獻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b)-0195-04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search was conduct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continuation nursing research of diabetic patients in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Database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VIP), and a total of 1098 articles were selec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journals, authors, citations, fund support, etc. are sorted out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ntinuing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in China,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follow-up care and related research.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tinuation of nursing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started late, and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It is necessary for clinicians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o form a continuation nursing servi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Diabetes; Continuing care; Literature analysis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征[1]。2010年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50.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糖尿病患病率將更快地增加。糖尿病造成的殘疾率及致死率不僅會對患者生活質量以及生產能力造成影響,還會因為醫療費用給社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負擔[2]。對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離不開護理程序的參與,近年來隨著延續護理在臨床實踐中運用范圍的擴大,其逐漸成為糖尿病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實踐證明它可以減少再住院率[3],延續護理又稱轉移護理或過渡期護理,是設計一系列行動,確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護場所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內轉移時獲得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護理[4]。該文基于中文三大數據庫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并對文獻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分析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為形成中國特色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服務體系提供參考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檢索方法
以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VIP)為數據源,應用主題檢索,以主題=“糖尿病”并且主題=“延續護理”進行模糊檢索,文獻類型為期刊類或論文類,檢索時間自建庫至2019年3月26日,檢索通過NoteExpress軟件去重合并,篩除與主題不相符的文獻,最終獲得符合研究條件的文獻1 098篇。
1.2? 資料處理和分析方法
將檢索獲得的1 098篇文獻的信息(年份、作者、基金、關鍵詞等),錄入Excel表格,結合具體文獻及臨床經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發文時間分布
截止2019年3月26日,基于CNKI數據庫、萬方數據庫及維普數據庫(VIP),共檢索到相關文獻1 098篇,始于2007年,2007—2012年,增長緩慢,近五年來,發文量增長迅速,其中2018年最多,為389篇,占35.43%。這說明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在我國逐漸受到關注,發展迅速。詳細文獻發表時間分布見圖1。
2.2? 文獻發表期刊分布
通過對文獻發表期刊分布情況進行統計,發文最多為《糖尿病新世界》,發文量為88篇,占總發文量8.01%,其次為《飲食保健》,發文量39篇,占總發文量3.55%,核心期刊《中華現代護理雜志》和《中華護理雜志》發文量分別為14篇和2篇,占總發文量1.28%和0.18%,說明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文獻發表質量有待提高。文獻發表期刊分布前10位分布見圖2。
2.3? 文獻作者及發文機構分布
通過對所檢索的文獻的第一作者的統計,蔣菊芳、雷佳芳、李華、劉艷飛、韓吉淑、相鋒、姜雪蓮發文較多,皆為3篇;從發文機構來看,發文最多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市中心醫院,為8篇,且各有發文作者。因此可以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護士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最為積極。發文機構前6位分布見表1。
2.4? 文獻被引頻次分析
對文獻被引頻次的統計結果顯示,魏梅、陳煥娣譚靜等人2013年在《廣東醫學》發表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被引用144次,為第二名引用次數的2.29倍。文獻被引頻次排名前3位的文章皆為實驗性研究,對高被引的文獻內容進行分析,研究者主要集中關注于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依從性、遠期康復、老年等方面。文獻被引頻次前5位分布見表2。
2.5? 文獻關鍵詞分析
對所篩選文獻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排在第一位是“延續護理”,有771篇文章的關鍵詞中包含“延續護理”;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文獻研熱點主要集中在延續護理、糖尿病、2型糖尿病、生活質量、自我護理能力等方面。文獻關鍵詞前10名分布見表3。
2.6? 基金支持情況
檢索得共有136篇文獻顯示有基金項目支持,占總發文量的12.37%。其中基金支持力度最大的為河北省醫學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共有5篇,基金支持前六位的基金項目皆為省市級別。總體來看,國內糖尿病患者的延續護理研究的基金支持力度,特別是國家級別有待加強。基金支持情況前6位分布見表4。
3? 討論
3.1? 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相關文獻分布情況
該文對CNKI、萬方及VIP數據庫中有關糖尿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文獻從發表時間、期刊類型、作者、機構、引用頻次、關鍵詞、基金支持情況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總體發文數量不多,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文獻發表始于2007年,而直到近五年來,發文量才增長迅速,其中2018年最多,超過1/3總發文量,說明國內護理從業人員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關注在日益提高,但與國外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的大環境下相比,國內起步較晚,仍處于探索的初步階段,應加大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研究力度;從發文期刊看,核心期刊占比低,這表明我國應重視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相關論文的質量水平;從發文關鍵詞看,研究主題也大部分聚焦于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護理方式、生活質量及自我護理能力等,尚未建立標準的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方案、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團隊培養方式及相關護理效果的評價準則,因此,國內研究者應借鑒國外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加大臨床實驗研究,互學互鑒,從而探尋一條中國特色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之路;從基金支持情況來看,僅有12.37%文獻有基金支持,其中大部分為省市級基金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僅有1篇,這說明國家應加大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相關研究的支持力度。
3.2? 國內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模式
3.2.1 聯動模式? 它是一種環形的交流協作模式,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護理服務,例如袁麗等[5]提出“病人-家庭-衛生隊-醫院”四元聯動模式,楚斯垠等[6]提出的醫院-社區-患者三元聯動延續護理模式,優點在于可以為患者提供專業化程度較高、連續性強、個性化鮮明的延續護理服務,但由于相互信息溝通不及時、專業人才短缺及培訓不到位等客觀條件的制約,尚有很大的改進發展空間。
3.2.2 利用網絡、微信、電話等媒介進行延續護理干預模式? 戴霞等[7]“糖衛士”APP應用、康爍等[8]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干預方式及朱丹等[9]提出電話隨訪,優點在于可將護理服務延伸至家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可行性、實用性,但同樣需要專業人員參與、相互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3.2.3 協同護理模式? 唐霞珠等[10]研究表明該模式,有利于實現護理目標并將大大提高護理質量,但需強調患者主觀能動性并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3.2.4 奧馬哈系統延續護理模式? 張曉慧等[11]研究認為其可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姜雪蓮等[12]研究認為其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但由于研究數據較少,仍需進行跟進及實踐。
3.2.5 PDCA循環方式? 劉洹穎等[13]研究認為,該模式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但同樣需要進一步的實踐。
3.2.6 “1+N”延續護理模式? 孫碩學者[14]的研究認為其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預后,但仍需加大相關團隊的培養及支持。
4? 結論
國內研究者對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關注度在日益提高,但和國際大環境相比,我國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的相關研究和臨床運用起步較晚,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仍需加大基金支持,借鑒國外臨床經驗,結合國情,加快專業醫護團隊的建立,善用日益發達的網絡等信息媒介,提高專業人員的能力培養,加大實踐力度,從而探尋出一條中國特色糖尿病患者延續護理服務之路。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9.
[2]? 張敏,李建香,馬文靜,等.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和疾病經濟負擔研究現狀[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6):176.
[3]? 陳逍麗.延續性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再住院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16):12.
[4]? Coleman EA,Boult C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am Geriatr Soc,2003,51(4):556-557.
[5]? 袁麗,蒲淑玉.聯動延續護理模式在軍隊醫院糖尿病管理中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7,33(24):144-146.
[6]? 楚斯垠,趙菲,余賀杲,等.醫院-社區-患者三元聯動延續護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效果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3):220-223.
[7]? 戴霞,麻曉君,陸麗榮,等.“糖衛士”APP應用于糖尿病延續護理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6(7):963-967.
[8]? 康爍,王綿,高俊香,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應對方式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4):16-20.
[9]? 朱丹,李嬋娟.1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電話隨訪實施延續護理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52:170-171.
[10]? 唐霞珠,竹芳.同護理模式在糖尿病合并類風濕性關節炎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17,18(9):72-74.
[11]? 張曉慧,劉鴻麗.奧馬哈系統延續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6):2235-2237.
[12]? 姜雪蓮,白國欣,耿鳳琴,等.以奧馬哈系統為基礎的延續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35):3979-3981.
[13]? 劉洹穎,張春玲,陳露,等.PDCA循環模式在0級糖尿病足病人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8,16(10):1272-1274.
[14]? 孫碩.“1+N”延續護理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9,26(1上旬刊):35-37.
(收稿日期: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