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麗香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目標的貫徹實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重要教學任務。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快速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引領,讓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非常關鍵的。但同時,小學時期的學生思想波動較大,積極開展德育教學,對小學生的人生發展和綜合發展都有極強的促進和糾正作用。為此,實施德育教育應從小學生教育做起,讓他們在積極的人生導向下更加開心、快樂,實現全面育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師教學;全面發展
現在是人才發展的社會,是創新發展與綜合素質發展的時代,加強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設是新時期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質的基本內容。“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習近平同志樸素又生動的比喻,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深刻揭示了價值觀教育要抓早、抓實的重要性。那么,對于小學教師而言,應如何扣緊這第一粒扣子呢?結合對這一理念的理解,筆者提出了一些德育教育實施策略,希望對廣大教師實施德育教育有一定的啟發。
一 立足教學實際,注重德育教育
廣大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這是他們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確立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發展特點,結合學校的發展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成為熱愛集體、熱愛同學、熱愛自己、熱愛班集體的人。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堅持從學生實際發展中必須具備的精神品質出發,讓德育教育在學生頭腦慢慢浸潤,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目標。
首先,小學德育教育應該秉承愛國主義教育這條主線,愛國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主要精神品質,所以,教師應加強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讓學生在愛國中更加堅定自己的學習主張,將愛國情感和愛國實際行動內化在具體的學習中;其次,小學德育教育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短短的24個字卻蘊含了學生發展所需要的很多品質,教師要讓小學生深刻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部內容及內容包含的對學生的期待,引領小學生做誠實、守信、友善、和平與寬容的人。最后,教師應指導學生樹立感恩和責任心。在新的發展時代,一個人的感恩意識和責任心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砝碼,一個沒有感恩心和責任心的人,即便擁有再高的學歷也都是枉然。通過鍛煉學生良好的感恩意識和責任心,可以為學生的積極發展打下基礎,還可以引導學生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人。
二 豐富教學內容,展現德育內涵
在提倡學生全面發展的時代,幾乎每個學科中都蘊含了德育的相關內容,這些內容不是以專門的思想道德教育字樣呈現,而是以隱性的思想啟發形式呈現。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有關德育內容,并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滲透給學生,引導學生做思想健康的人。為了將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滲透給學生,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讓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以更顯性或生動的形式呈現。例如,在小學中的道德與法治、語文等學科中有很多的德育教育題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動畫視頻,讓學生分析動畫的故事情節。比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某些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視頻、隨意亂砍樹林的視頻等播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如此,學生們的興趣十足,每個學生都對維護秩序、保護環境提出了相關的見解,教師可以將學生提出的見解作為自己行為的主要指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 借助生活實踐,加強德育教育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有限,如果在教學中對學生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會讓學生產生消極心理。而如果讓學生參加一定的生活實踐,則會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深化學生的德育感受,提升德育的教育效果。但生活化的實踐不是隨意而設的,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能力和活動對學生產生的影響而酌情選擇德育活動內容。例如,每個學生都生活在具體的環境中,他們的成長既需要家長的指引,也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影響。就像上面提到的德育教育實際,教師在進行德育實踐指引時,也要將上述的德育內容納入實踐的行列。比如,讓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革命圣地,讓學生感受到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懷,激發學生做愛國的學生;教師還要促進學生感恩意識的提升,比如,在周日組織學生為爸爸媽媽做飯、洗衣服,在飯后為媽媽刷碗筷等。各種形式的生活實踐活動,利于學生形成“真善美”的道德行為,提升學生的德育發展能力。
總之,在全新的形勢之下,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擺在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教師應在全面分析新課改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多元教學嘗試,力爭將德育的教育目標完成,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和素質提升。唯有提升學生的德育水平,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激勵學生做人生觀正確、世界觀端正的人,實現德育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賴則秀.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7(04):31-32.
[2]劉勝華.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德育教師的角色期待[J].基礎教育研究,2013(0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