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彬璐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日益成為學術界和業界研究的焦點。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實現離不開基層治理模式創新。弘揚新鄉賢文化,鼓勵、支持新鄉賢參與基層自治,符合當前政策要求,同時也是推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農村政治參與多元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通過分析溫州市新鄉賢參與下的鄉村治理實踐,思考如何讓新鄉賢更好地參與到鄉村治理中,最終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鄉賢;鄉村治理;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D422.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4-027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128
1 溫州新鄉賢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概況
溫州素來鄉賢資源豐富,世界溫州人就是“大鄉賢”的概念。早在2003年,溫州便成立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并召開世界溫州人大會,加強鄉賢的聯誼聯絡。近幾年,在新鄉賢助推鄉村振興工作上,溫州做了一系列舉措。
一是健全鄉賢信息庫。構建全市“一盤棋”的鄉賢信息網絡。如瑞安完成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數1300多人的鄉鎮(街道)鄉賢數據庫建設工作,同時建立“智囊團”“致富團”“和事團”“志愿團”等能人鄉賢目錄庫;泰順專門建立以泰商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鄉賢研究會,根據從事行業、專業特長等實施分類建檔管理;洞頭排摸鄉賢2100余名并繪制“鄉賢地圖”。
二是規范鄉賢工作機制。在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組織架構內,形成市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鄉賢工作格局。如蒼南出臺《鎮村鄉賢聯誼組織組建方案》,建立鄉村振興理事會、美麗鄉村促進會、尊師重教促進會等鄉賢聯誼組織,成為基層協商民主、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平陽通過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選薦等形式,遴選出8993名鄉賢,在全縣638個村居成立鄉村振興共建委員會,建立委員會議事制度。
三是搭建鄉賢聯絡平臺。在巴黎、羅馬、紐約、洛杉磯等重要海外城市建立“鄉情驛站”,為有志回國創業、投資家鄉的海外鄉賢提供對接平臺。運用“統戰+互聯網”的思維,聯合38家市直屬單位精心打造世界溫州人“云社區”新媒體平臺,進一步推動了內外鄉賢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關注家鄉、反哺家鄉。以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為依托,以鄉鎮(街道)為主體,以村(居)為補充,統籌鄉賢資源,搭建鄉賢聯絡平臺,建立鄉、村兩級鄉賢聯絡站點。
四是暢通鄉賢參事渠道。建立鄉賢在推進鄉風文明、參與村務管理、提供決策咨詢、維護公序良俗等方面的“參事議事”機制和平臺,充分發揮議事決策智囊團、糾紛調解和事佬、移風易俗示范者作用。通過成立鄉賢參事會,定期組織鄉賢出席鄉鎮、村居有關會議,參政議政,為民代言,對鎮、村班子的工作進行監督評判,推進基層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2 溫州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探索與實踐
2.1 推動鄉賢人士參與村兩委換屆,增強村級組織活力
以清江鎮北塘村知名鄉賢蘇德生為例,歷史上該村一直存在村組織戰斗力渙散的問題,2008年,蘇德生看到了樂清市關于加強引導和鼓勵外出經商的能人志士返鄉擔任村官的政策,于是選擇了回鄉發展,并在村班子換屆時順利當選為北塘村村支書和村主任。
蘇德生牽頭成立了樂清市北塘果蔬專業合作社,出資近9000萬元,引導全村土地向村集體委托流轉,對300多個露天坑進行了拆除,治理河道5000多米;由村建設基金會墊資搭建溫室大棚,以“無公害”質量標準化要求,由專業戶種植,實踐成功后,逐年支付租金。
目前,北塘村已有98%以上的土地委托村集體流轉,村集體把農戶委托的土地承包給北塘村果蔬專業合作社經營,實行統一管理、收購、包裝、銷售,并得到上海等地市場的認可,先后獲得了“第三屆中國草莓節金獎”“樂清市農業龍頭企業”“樂清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榮譽稱號。與合作社成立前相比,村集體經濟收入從3.4萬元增加到500萬元,村民年收入從1萬元增加到5萬元,實現了特色產業帶動全民致富的目標。
2.2 推動鄉賢人士參與家鄉風貌改造
以淡溪鎮寺西村知名鄉賢黃順杰為例,2009年以來樂清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多項針對舊村改造的一系列優惠政策。 2011年開始,淡溪鎮開始推動轄區內鄉賢參與村莊面貌改造工程計劃,在外樂商黃順杰決定響應家鄉政府號召,將綠城·玉蘭花園項目落在了家鄉,為保障項目推進,市政府與綠城簽訂了關于綠城參與我市農房集聚建設的戰略框架協議。市、鎮兩級政府多次來寺西村現場指導解決問題。在鄉賢的影響力之下,寺西村很快整村完成了拆除。從2011年到2016年,項目總投資7.7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20.21萬m2,一期已交房總建筑面積為16.3萬m2。
寺西村的舊村改造是樂清乃至溫州首個整村拆除改造的成功案例,由全國房地產著名企業——綠城集團代為建設和管理,所用資金源于民間(資本),不需要國家投資,所建房屋除村民安置(含補償)外,有部分推向市場,取得了村(村民)、企業雙贏。
2.3 發揮鄉賢人士示范帶頭全面振興鄉村經濟
以大荊鎮下山頭村知名鄉賢方玉友為例,他們回鄉投資石斛文化園,成立浙江聚優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石斛+”的一二三產融合產業鏈,僅一期項目就為當地解決600多人就業,帶動村民增收。并通過公司化個品牌化運作,著力打造“聚優品”田園綜合體。
2013年,方玉友、方玉占兄弟倆把帶領全村致富的途徑,鎖定在種植優質鐵皮石斛上,并確定了重點致力深加工研究的發展思路,成立了浙江聚優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下山頭村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入股合同順利擬定,全村95%以上的土地都歸入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調配。
3 關于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幾點思考
3.1 培育更廣泛的新鄉賢群體,讓他們切實參與到鄉村治理當中
一方面,在建立新鄉賢組織的基礎上,完善組織章程、決策和管理程序;另一方面,不斷挖掘和吸收新的力量參與到組織中,讓新鄉賢治村的理念傳承下去。在本土生活的新鄉賢,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力量身體力行地參與到鄉村社會治理中去,同時挖掘和引導新一代的鄉賢力量。在外經商人士、現任或離任官員、專家學者等已外出的新鄉賢,他們同樣對自己的家鄉有著很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雖然他們不在村里生活,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彌補這一不足,更多地利用外出鄉賢的力量參與到鄉村治理中。另外,對于一些發達地區鄉村的外來鄉賢,他們與村莊沒有血緣的聯系,但新鄉賢組織也可以通過篩選,吸納他們成為新鄉賢,共同參與鄉村的治理,推動鄉村發展。
3.2 理順新鄉賢治村與村民自治的關系
新鄉賢參與治村與村民自治本質上并不沖突,他們是相互補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在以上溫州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的實踐中可以看到,新鄉賢既有通過參與選舉擔任村官的方式直接治理村莊,也有通過新鄉賢組織協同村委會進行村莊治理,還可以通過個人的能力力量為村莊做貢獻參與鄉村治理的。新鄉賢群體一般具有較高聲望和威望,如果個人處理不當,容易造成簡單粗暴的權威式治理,尤其是直接擔任村兩委參與治理的時候。所以在參與治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守國家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遵循村民自治和村規民約的相關規定、利用精神文明和道德體系等共同建構起鄉村治理制度化體系。對于新鄉賢組織而言,對于組織領導人和人員要有嚴格的篩選,并引導組織和成員積極參與村莊的公益事業。對于通過個人力量參與鄉村治理的新鄉賢而言,要避免其為滿足私欲而繞開村“兩委”直接參與村莊治理,影響村“兩委”的正常工作。
3.3 鄉村治理走上善治之路的核心是要做到新鄉賢與村兩委統一意志
在鄉村,一般新鄉賢沒有正式的頭銜和治理權,但他們卻因為個人的道德品行、社會地位等在村民中擁有威。因為他們通過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推進家鄉的建設,協調解決鄉民的各種困難。這些都能引起鄉民們的尊重和認同,產生威望。在當下,之所以提出要推行和鼓勵新鄉賢參與到鄉村治理中,可能就是看到村兩委存在有權力而缺乏威望的問題,希望將村兩委對鄉村的治理結合新鄉賢的威望,改變原先“鄉賢擁有本土權威卻無治理權”與“基層治理單位村兩委擁有治理權卻往往無法擁有本土權威”的困境。所以,新鄉賢與村兩委的統一意志就顯得非常重要,是鄉村治理走向善治,走向鄉村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另外,新鄉賢可以有效地降低治理的成本,他們與村民溝通起來更加地順暢,村民對鄉賢們的信任度也更高,可以加速各項政策的貫徹和實施,有效緩解鄉村治理難題。
【參考文獻】
[1]吳蓉,施國慶,江天河.鄉村振興戰略下”新鄉賢”治村的現實困境與紓解策略[J].寧夏社會科學,2019(3):130.
[2]李金哲.困境與路徑:以新鄉賢推進當代鄉村治理[J].求實,2017(6):90.
[3]郎友興,張品,肖可揚.新鄉賢與農村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浙江省德清縣洛舍鎮東橫村的經驗[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7(4):17.
[4]白現軍,張長立.鄉賢群體參與現代鄉村治理的政治邏輯與機制構建[J].南京社會科學,2016(11):84.
[5]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第1卷[M].閻克文,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