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玉
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從國家層面確立了普惠金融的實施戰略,標志著普惠金融成為我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筆者嘗試對新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進行量化研究。研究得出:新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促進作用,但影響作用較小;新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
一、國內外研究
國內外學者就金融支持對農民純收入關系進行了諸多實證,錢永坤等在提取金融相關比率的基礎上以再生產函數為基礎構建了農民收入影響因素模型。郭沛、蔣俊鵬運用1985—2003年的有關數據,分別檢驗了中國東、中、西部三大區域內農村金融組織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單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農業經濟增長不是農村金融組織發展的Granger原因。張小琴運用農村金融的相關理論,實證分析得出總體上中國農村金融發展水平仍然不足,對農民收入的增長貢獻不大;區域之間農村金融對農民收入增長的作用差別較大。鄧莉、冉光和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重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重慶農村金融規模是影響農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重要指標。劉志雄運用帕加諾模型實證研究了廣西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促進作用不斷加強,但總體積極作用較小。
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從國家層面確立了普惠金融的實施戰略,標志著普惠金融成為我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筆者認為,發展普惠金融的關鍵在于發展農村金融,將金融服務延伸和滲透至農業產業鏈中,不斷創新金融服務,以普通農戶和農業產業現代化的需求為導向,提供高效的金融助農產品,是貫徹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因此,筆者嘗試對新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進行量化研究。鑒于此,本文采用計量經濟方法,對2016年至2018年新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持效應進行實證研究,為更好把握普惠金融支農經濟增長水平,合理規劃新疆農村普惠金融基礎建設具有較強指導意義。
二、模型設定及數據選取
(一)模型選擇
本文主要是考察農村普惠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所涉及的變量包括農村經濟和農村普惠金融,同時引入農村投資作為控制變量,沿用總生產函數的傳統分析框架,把普惠金融發展水平作為一項“投入”用于生產過程。因此,反映新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產出關系的生產函數可以初步表達為:
Y=f(K,F)(1)
其中,Y代表新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K為農村資本投入量,F代表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水平。
(二)指標變量的選取
1.新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指標的選取
國內選取的度量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比較多,有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人均農村GDP、鄉鎮企業增加值和第一產業增加值等指標。本文選取第一產業增加值(RGDP)增長率作為對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的考察量,第一產業包括了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選取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作為反映農村真實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原因有:首先是出于對農村經濟增長總量進行簡便與大概估算的考慮,因為農村經濟增長的總量的估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些數據不易獲得。農村GDP一般采用的公式是:農村GDP=(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鄉鎮企業增加值+農村非物質生產部門創造的增加值)×100/90,從公式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增加值基本上可以從總體來反映農村經濟增長的主要成果;其次第一產業增加值雖然不能反映農村的經濟總量,但總體上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可以更好地反映農村真實的經濟發展狀況,從而使本文以后的實證分析更為客觀、結論也更為可靠。
2.新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指標的選取
考慮到新疆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有效性,選取新疆地區助農取款點和ATM機的轉賬和交易金額之和的增速作為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指標。
三、實證分析
通過模型分析得出,新疆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促進作用,但影響作用較小;新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對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存在顯著的負向影響。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之所以對農村經濟增長有明顯的作用,主要作用機理在于,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的提高擴大了農村經濟交易范圍,提高了交易速度,節約了交易成本,同時還為農村資本資源的增長提供了基礎性條件。農村的經濟增長對農村普惠金融發展的原因,這說明現階段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導向,農村經濟的增長還不足以達到能推動農村金融發展的階段,從側面說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相對落后。另外,由于隨著現代支付方式的改變,農村金融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階段后,人民更愿意選擇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因本文中選取的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指標為傳統的ATM機和助農取款點數據,所以影響效果為負。
參考文獻:
[1]郭沛,蔣俊鵬.中國農村金融組織發展與區域農業經濟增長的關聯性分析[J].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5,(3).
[2]張小琴.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增加影響的實證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鄧莉,冉光和.重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5,(8).
[4]劉志雄.廣西農村經濟增長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帕加諾模型的實證[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