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摘要】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系統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包括兩大組成部分: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其中成本會計管理思想是其發展源頭,也是它的核心所在。隨著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企業的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原始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全部需求,企業發展越來越重視前瞻性,企業發展需要和市場結合,及時做出短期經營決策。變動成本法作為一種成本核算方法,是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的補充,它有助于管理者進行企業內部管理。
【關鍵詞】變動成本法;優勢;劣勢
企業管理者可以依據變動成本法中相關信息確定企業財務指標,以便于用來幫助企業做出生產決策。面對激勵的市場競爭,企業對成本費用的管理和控制越來越重要,使得變動成本法成為企業進行內部管理控制成本的新寵。
一、變動成本法簡介
變動成本法又稱為直接成本法或邊際成本法,是成本計算的一種方法,它以成本按照成本性態分類為前提條件,在計算產品成本時,只把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把固定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并采用貢獻式計算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而成本按照成本性態進行分類時,主要是根據在相關范圍內,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的分類,主要把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企業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需具備以下的條件:(1)企業發生的成本按照成本性態能夠可靠劃分為的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2)企業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比例適中,相對穩定,波動性較小;(3)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短期經營決策比較重要。
二、變動成本法的優勢
變動成本法的相較于傳統的完全成本法,打破了過去對成本的分類標準,為提高企業內部管理質量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其優勢有:
(一)成本責任歸屬更明確,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成本按照成本性態分類后,可以把生產成本分為固定生產成本和變動生產成本,這種分類方法有助于區分成本責任的歸屬,一般的,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是變動生產成本,其成本責任歸屬于生產部門;而由于固定生產成本的發生與生產過程沒有直接關系,其成本歸屬于生產部門就不夠合理,故其責任應歸屬管理部門。變動成本法下,成本責任歸屬更明確,各責任中心只對本中心的可控成本負責,以便更加客觀公正的進行考核和評價。
在變動成本法下,企業理清各部門之間的責任,有利于成本控制的進行,該方法下,產品成本的多少是直接體現企業生產部門和供應部門的業績,其責任歸屬明確,同時,變動成本法中,其產品成本中不包括固定生產成本,這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穩定性。變動成本法中產品成本只計算變動生產成本,變動成本總額與產銷業務量成正比例關系,因此,成本控制應該是以產品的單位消耗為重點,可通過制定單位標準成本進行。
變動成本法下所提供的成本信息,還能夠準確區分是由于產銷業務量變化引起的成本增減,還是受成本控制結果影響引起的成本增減?這就幫助企業財務信息管理者進行科學的成本分析,并對各責任主體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結果進行判斷,從而進一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
(二)有利于簡化成本核算
在變動成本法中,固定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處理,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直接影響利潤,這樣的處理避免了由于分攤標準的不同,而導致的主觀隨意性,簡化了成本核算,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得到提升,也減輕了會計人員繁重的成本核算負擔,從而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
固定制造費用只是為了形成并保持企業生產能力而發生的成本,與企業生產量的大小沒有聯系,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費用與期間費用一起作為期間成本與當期的收益相配合,由當期的損益負擔。這種方法計算的稅前利潤,避免了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各期產量增減而產生的影響,使損益水平更加客觀真實。
(三)有利于企業短期經營決策
變動成本法下,能夠直觀的反映銷售量、成本、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當期利潤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變動成本法按成本性態劃分為固定本和變動成本,能夠直觀地揭示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的依存關系,當期利潤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能夠提供在不同產銷條件下各種產品的盈利能力,幫助企業進行利潤預測、最優產品生產組合等短期決策,單位變動成本確定的情況下,銷量越多,邊際貢獻越大,相應利潤越多,進而揭示業務量與變動成本的內在規律,通過本量利分析,得到各產品的盈利能力、經營風險等重要信息。幫助企業管理者準確預測企業經營前景,做出正確的短期決策。
(四)有助于促進企業銷售及產品定價
完全成本法下,增加產量會降低產品單位成本,使利潤在銷售量、單價等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而變動成本法下,增加生產量對利潤沒有影響,在單位變動成本、單價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量是影響利潤水平的唯一因素,銷售量的變動直接影響企業經營利潤,促使企業管理者提高產品銷量,進一步合理分配企業產量和清理產品庫存。因此,企業的管理者會更加注重對銷售環節的管理,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努力提升銷售量,因而會研究關注市場動態、客戶需求變化等,進而提高生產和市場需求的關聯度,注重銷售,防止盲目生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變動成本法符合“收益與費用配比”的原則,有利于企業產品的定價,對于臨時訂單,只要購買方開價大于產品變動成本就可以接受訂單。
三、變動成本法的劣勢
變動成本法核算產品的成本,在管理會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產品成本計算方法與會計準則要求不符。
傳統的產品成本不僅包括變動生產成本還應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制造費用),這種觀念得到廣泛認同并作為對外會計報告中成本計算的標準。而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不符合傳統的成本計算原則,也不滿足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要求。變動成本法下,計算的稅前利潤要少于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稅前利潤,存在少繳國家稅收的情況,從長期看,單位變動成本也是變化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區分,也具有一定的主觀性,這些都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二)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不適于企業長期生產決策。
變動成本法中的固定成本總額及單位變動成本在相關范圍內保持不變。而長期決策要解決增加或減少生產能力,擴大或縮減經營規模的問題,固定成本不可能不發生變動。隨著生產技木的進步、生產工藝的改進等,單位產品變動成本也不可能不發生變化,因此,變動成本法顯然不能適應這方面的需要。
(三)成本的分類也存在一定主觀性,不夠準確。
變動成本法下,成本按照成本性態進行分類,雖然有一定的標準,但是在具體分類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比如對混合成本的分解,采用不同方法時,也會基于一定的假設,這都會造成成本分類及分解不夠精確。并且采用變動成本法計算成本,難以真實核算產品的價值耗費,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四、改進的措施
鑒于變動成本法具有的特點,其比較適用于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而對外提供財務報告則需要采用完全成本法。為了更好地兼顧企業管理中對內、對外兩方面的職能,兩種方法可以結合使用,即采用“雙軌制”和“單軌制”。
“雙軌制”即設兩套賬,分別按照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進行平行的獨立的核算。“單軌制”即設一套賬,將日常的成本核算采用變動成本法核算,對在產品、產成品和產品銷售成本均按變動成本法計算;另增設“固定生產成本”賬戶,歸集日常發生的固定制造費用。期末,將本期已銷產品應負擔的固定制造費用從“固定生產成本”賬戶轉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在利潤表作為本期銷售收入的扣減項目,“固定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就是本期庫存商品應該負擔的部分,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項目中列示,使相應報表按完全成本法反映。
參考文獻:
[1]高迎春.變成成本應用的探索[J].經濟師,2018(10):103-104.
[2]安杰,何星,崔瑜琴.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比較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41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