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摘 要: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蘊含了深厚的西方文化,也是我國學生高中階段主要學習科目之一。其中,閱讀理解作為高中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學生和教師關注的重點,更有“掌握了閱讀理解,就掌握了英語的命脈”這樣的說法。閱讀理解能力是通過閱讀獲取書面信息,從而實現書面交流的能力。閱讀理解掌握的程度是評判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標準。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技巧
我國的英語教學由來已久,而大量的英語人才對于我國的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學習英語不僅可以額外掌握一門語言,更可以鍛煉邏輯思維,提高文化內涵,增強記憶力。但英語教學難的問題也由來已久,而這其中,閱讀能力的缺乏更是最為嚴重—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針對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綜合,推測詞義脫離語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斷看不出線索與事實的關系;理解結構找不到句與句、段與段的邏輯關系。誠然,我國自然語言環境缺失的大背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教師們老舊刻板的教學方法無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在高中這一決定很多學生人生命運的階段,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學生的前途保駕護航呢?
一 加強課堂互動,構建語言環境
眾所周知,提升我國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最大困難是由語言環境的缺失造成的。我國大部分高中的學生們每天的活動范圍僅限于學校,不僅身邊的人平常都不使用英語交流,而且缺乏對英語相關讀物的接觸,除了課本,再無學習英語的地方。再加上如今升學壓力較大,時間緊張,英語教學多流于應試化,試題化,這樣的環境如何讓學生保證自己的閱讀能力呢?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閱讀英語作品,盡量使用英語交流,構建一個短暫的英語“國度”。
比如,在Friendship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搜索一些有關友情的英文著作選段,供學生閱讀,鼓勵學生大聲朗誦,并勇敢說出自己所理解的意思。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內涵有著不菲的好處。除此之外,還可以創建諸如當朋友因事爽約時該怎么辦等類似情境,讓學生們用英語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再加以引導,必然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 組建交流小組,分享閱讀技巧
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多集中于課堂上,且現今的教學模式是一個教師需要教好幾個班的學生的模式,學生的學習太過于依賴教師的引導和監督難免不現實,而英語又是一個十分需要積累的學科。所以,如何讓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依靠老師灌輸知識就成了一個重要問題。交流小組的組建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分組之后,學生們一方面可以利用比和教師在一起多得多的時間互相監督、合作學習,另一方面又可以互相分享學習技巧,互相交流,構建小的語言環境,達到隨時隨地學習的目的。
比如,在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文的教學中,由于時間有限,教師沒有辦法帶領學生一一學習每個說英語的國家的狀況。這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組,并給每組布置了解不同國家的任務,讓他們在下節課上課時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這樣,既完成了擴展學生閱讀面的任務,又節約了大量課上時間可以用來講解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從以往的學一節課變成隨時隨地學,學生們的英語閱讀能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三 開展課外活動,提高運用能力
除了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理解,英語閱讀的實際運用能力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實踐來檢驗。很多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文章倒背如流,但一到考試換了新的文章就開始發蒙,考試成績往往不盡人意,這就是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出現了問題所導致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給學生創造機會,開展相關英語閱讀活動,讓學生有地方實踐所學到的知識,檢驗自己的閱讀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舉辦一個課外讀物閱讀大賽,提供幾本英文著作,由學生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章節段落進行朗讀翻譯,并設置一定的獎勵機制,如勝者可以獲得一本英文版著作之類。這樣,學生們有了興趣,有意識地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閱讀理解,讓知識不只停留在書本上,而是可以指導實際的閱讀活動;而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又反過來促進了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這是一箭雙雕的好事。
綜上所述,在高中這個特殊的時段,教師想要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首先要在課堂上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為學生營造合適的語言環境;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互相幫助,自主學習;最后,教師還應該盡可能地開展課外活動,幫學生把知識落到實處,確保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讓學生愿意學、學得會、會運用。
參考文獻:
[1]趙長宣,左新紅.新課程標準引領下高中英語劇本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9(05).
[2]王林.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