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莉
摘 要:生命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作文教學具有進行生命教育的天然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文的輔導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并指導學生撰寫作文,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生命教育;小學作文
在現代社會中,諸如缺乏對生活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珍惜等悲劇,是由學生缺乏生命意識和人格薄弱等因素引起的。許多學生在寫作時都不知道怎么寫,或者他們寫的文章既不合邏輯又毫無章法。因此,本文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在分析小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以促進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進和發展,并為中國培養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一 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寫作興趣
作文的內容比較廣泛,主要來自經典作品,其中有很多文章內容是關于尊重生命、思考生命方面的。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資源有效地探索和整合它們,并將其有效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人類生活活動的生動畫面使學生能夠深刻地體驗生活的意義。
從生命教育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結合人類對生命的認知過程,分析生命教育的價值,進行有效的挖掘和整合。例如《繁星》《春水》《敬畏自然》《貓》等文章。通過講解,使學生認識到生命是來之不易的,要珍惜生命。在教學作文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通過教學來了解寫作目的,即幫助學生發展語言感受,幫助學生發展充分表達事件的能力。如果故意強調寫作技巧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變得僵化和不自信,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教師應對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進行良好的作文指導。在上課前分析情況,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建立起自信心,使學生的真實感受得到充分體現和展示,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通過寫作積累經驗[1]。
二 實現寫作與生命的高度融合
教師應在了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日常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可以有效地將寫作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并促使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寫出來的作文能更好地反映日常生活。
例如,在學習《秋天》之后,老師可以指示學生寫一篇有關“秋天遐想”的文章。讓學生描述秋天的人,風景和物體;他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感官體驗來描述,并寫出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事物。同時,可以生動具體地在構圖中恰當表達自己的內在感受和情感,提升語言寫作能力。
三 給學生相應的寫法指導
小學生在控制情緒、內心表達方面很差,這是正常現象,與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相符。這時,如果教師能夠發揮主導作用,正確地指導學生的身心發展,就會使學生感到被照顧。同時,當老師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應該成為每個學生相應的小幫手。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素材中,《西湖》《北大荒的春天》都是以總分的方式構成的[2]。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書面形式使用此方法。教師應在作文課輔導中善于觀察學生的寫作細節,并盡可能給予學生一些幫助,以使學生的作文層次分明。
四 注重作文評語的有效性
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根據每個學生的寫作方法,指出工作的優缺點,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寫作的第一人,可以大膽地擴大想象力,放手寫作,以此突出學生寫作的特點,增進學生對寫作內容的理解。此外,小組評估也可以用來讓學生一起識別問題,促進學生自愿修改作文以及激發每個學生的寫作信心[3]。
五 深化學生的生命認知
語文本身是一門全面而嚴格的學科。因此,作文教學形式不應局限于一種。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靈活地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生命觀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了《丑小鴨》一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丑小鴨在生活過程中遭受了什么樣的不平等待遇”,指導學生擴大自己的生活思考和想象力,并開始討論,以了解尊重生命的真相并強調生命教育的本質。
教師還可以從生活中的榜樣身上學習,引導學生在寫作上進行探索,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給學生更客觀的評價,及時糾正偏見的言論,達到生活教育的效果。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的生活認知,增強作文的靈感[4]。
結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學會發揮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經常注意學生的寫作趨勢,及時評估學生的寫作問題以了解關心和信任學生,真正地教育學生情感,以生命意識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使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完成寫作,學習特定的歷史和文化知識,將真實的情感注入構圖中,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弘揚傳統文化的精神。
參考文獻:
[1]陳國柱.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11).
[2]喻嬌.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5(18).
[3]李秋孌.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