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衛
(江西省武寧縣第一中學新校區,江西 九江 332300)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國家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再像傳統教育中教師和家長只在乎他們的學習成績。物理在中學教育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它體現了世界萬物的運動規律,比如拋物線運動、圓周運動等。無數物理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發現了很多像萬有引力一樣的物理規律,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很多生活中的現象。而讓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識,并在將來有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所謂合作學習法就是在物理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學生以所學教學內容為基礎,對某一任務或者一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和研究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方法十分有利于激發高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對相應物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中。例如,在學習《追尋守恒量——能量》模塊知識時,教師可開展合作學習。物理教師可以首先將班級中學生較為合理的劃分成幾個學習的共同體,如可以將不同的性別、學習水平、個性特點等的學生進行互補性組合,以讓他們在后續的合作學習中能夠優勢互補、團結一致的開展合作。緊接著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概括該節課主要教學內容的、具有針對性和指引性的探究任務,如①探究動能、勢能的物理意義;②對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的能量轉換和守恒關系進行探究;③探究能量轉化與守恒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規律等等,讓這些具有價值的探究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后,物理教師應讓學生興致勃勃的投入到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理解和解決之中,而物理教師應當履行好教師的職責,及時的解決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讓課堂的合作學習高質高效,從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較好的學習《追尋守恒量——能量》模塊知識。
物理是自然學科,與學生的生活和科技實際等聯系很緊密,所以每節新課應從身邊的物理現象和實驗現象入手,設置緊扣本節內容并且同學們感興趣的物理情景。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故事和傳說,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選用一些新聞、故事片斷,以新聞、故事導入創設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意境,對學生理解知識無疑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光現象》時,我播放了揚州瘦西湖五亭橋和白塔的圖片,同時播放配樂散文“走進大門,只見桃紅柳綠連綿數里,藍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斕的風景畫躍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創造出如此繽紛的色彩?”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桃紅柳綠,藍天白云,五彩繽紛的景色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光的世界去探究光的色彩!在充滿人文氣氛中新穎有趣地引入了課題,然后提出導入新課的幾個問題,問題應緊扣課標適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結構,貼近實際生活。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在熟練掌控教材和詳細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問題既是學習的起源,也是生成新知識的依據,又是掌握知識的手段。尤其是講解新課,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可以個別提問,或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或通過預習提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或自己的猜想或自己的假設。最后由老師和同學們匯總形成共識,生成新知識。現在的學生和過去不同,他們體會不到思考和回答問題的喜悅,感覺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動過程就很難清楚地理解新知識。教學中還要關注教學設計中沒有想到的問題,傾聽同學們解決問題的理由。在教學中隨機的與學生一起交流,實現教學相長。教師要關注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要求我們教師徹底改變自己的角色,變“講師”為“導師”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關系很重要。
所謂多元評價法就是在課堂通過多個主體來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教學評價,以不斷的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更好的去改進和提升,該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評價的真實性,促進教學效果的優化。例如,在學習《動能和動能定理》內容后,組織開展多元評價。首先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如學生A稱其較好的掌握了動能的概念、動能定理的基本內容,但在應用動能定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緊接著物理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互相評價,如學生B評價學生A稱,A同學在課堂的學習效果很好,態度也很積極,但是有時候紀律性差了一些,需要去改進。最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綜合性的評價,表揚學生的優點,指正學生的不足,從而在多元化的評價中讓學生較好的把握了該節課的教學內容。
要使教學內容為學生牢固掌握,并能培養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上機智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講解,看書,討論,動手練習等交替進行。當教師講到關鍵性問題時,通過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講臺與學生互動引起全班同學的注意。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主要問題。預設到學生不宜理解的知識時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深入淺出地掌握知識。總之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堂課也可以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高效性。
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作為主導的指引燈的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大綱為基礎,以改進授課方式方法、授課背景為依托,有力的調整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成果。為國家培養優秀地人才是我們做教師的天職,因此我們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的去研究、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