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剛
(赤水市第三中學,貴州 遵義 564700)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新教學觀念的深入,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教學手段不斷進行完善與創新,其中分層教學模式作為使用率較高的教學手段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推崇。其主要特點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之間的客觀差異進行不同層級的教學,使學生在符合自身能力的范圍內進行學習,從而獲得高效學習效果,下面針對于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如下分析。
(一)分層教學方法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因為其生活環境、認知能力等客觀因素的不同導致其學習水平及理解能力與其他人有一定差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層級劃分,將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同學,剩余的時間則留給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1]。同時教師在課堂中為學生解決不同的疑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因此,教師應合理利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建輕松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方式。
(二)分層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探索能力。由于在化學課程中每個學生的化學基礎都存在客觀差異,且每個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接收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師在此種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再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調整,使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適應,從而強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雖然班級學生人數較多,但隨著分層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就能夠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
(一)知識內容分層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對教學大綱所提出的教學任務進行合理設計,對課堂教學進行充分準備。同時在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前教師應當結合自身對學生的觀察與了解分析學生的層級與能力,有的放矢的制定教學方案[2]。就一般情況而言,教師的教學內容設計主要圍繞著四大部分進行開展:(1)課前預習聯系生活;(2)建構知識體系;(3)知識點講解;(4)反思延續相關知識。而在分層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保證學習能力較低、化學基礎不好的學生能夠完成課前基本預習;而學習能力較強、化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則要求其對課前預習與知識體系建構進行完整分析;最后則要求學習能力較高、化學基礎好的學生能夠完成所有教學環節。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教師對上述四部分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在課前預習中聯系生活,要求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對氧化物有一定了解,且對氧化物的形成原因有初步認知。在知識體系建構過程中,學生對氧化物的結構、氧化物的反應過程進行分析探究。教師在知識點講解后,學生則應當對氧化物的定義、性質與分類有深入的理解。可見,教師通過進行詳細的步驟層級劃分以及對學生不同目標的設定,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自身的學習能力范圍之內獲取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水平分層
高中化學教師首先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基本學習能力分層,大致將學生分成三個層級:(1)學習能力較為優秀、化學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對于這類學生在基礎教學與熟練應用的同時加強學生自身對化學知識的探索,提升化學學習能力,開闊眼界與知識面;(2)學習能力較強、化學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要求這類學生對課堂所學進行深入掌握且熟練應用,能夠通過化學知識學習解決實際問題;(3)學習能力較差、化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類學生進行簡單的基礎知識要求,使學生能夠掌握教學知識點,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即可。
(三)課堂教學分層
化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也要依據學生之間的客觀層次差異進行差異性教學。首先,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后,由教師對化學課堂內容進行必要講解與指導,而后安排學生之間互動討論,這個階段是班級學生的共同學習方式[3]。在學生互動討論后,第一層次的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得出討論結果;第二層次的學生則需要教師的輔助與適當提點即可領會教學內容;而第三層次的學生則需要教師一步一步的引導,通過交流指導的方式對基礎知識進行掌握。
比如:在對硫和氮的氧化物進行教學時,教師在課堂中先對硫、氮的特點進行簡單講解,再對其氧化物的形成進行重點點撥,使學生對SO2的氧化性、漂白性進行討論分析。由于學生對于硫離子與氮離子有一定的了解,在討論結束后,能力強的同學已經能夠得出答案,而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在教師點撥后也能夠得出結論,而學習較差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對于氧化物出現原因進行再次講解,進而吸收課程基本內容。進而教師通過分層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進而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掌握。
分層教學作為創新性教學方式,教師通過自身的觀察為班級學生制定不同學習計劃,在分層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使學生在自身能力范圍內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與應用,提高自身化學學習成績。此外,教師在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分層教學設計時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要給予幫助與指導,從而提高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滿足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