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曦
(保定田家炳中學,河北 保定 071000)
新課標的逐步推進使如何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以及習慣養成這個課題被社會各界所廣泛關注,素質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使學生收益終生。國內外教育各界人士都對此作出了深刻的研究。
課前預習時,學生首先可以通過預習知道下節內容與以往的哪些知識點有關聯,并對這些知識盡心回顧學習,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能夠充分了解到下節課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并通過預習找到問題,這就使課堂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高效有序的課前預習首先可以使學生養成堅持的良好習慣,并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課堂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自主學習才是學生更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依靠教師的傳授。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同樣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應對以后的學習生活。
在進行課教育時,教師會根基知識點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一系列的總結以及技巧的闡述,學生應針對這些進行記錄,方便以后進行回顧學習。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科的難點在于讀和寫,英語語法中有許多固定句型結構、一詞多義、并有很多不同情境下不同的用法,十分繁雜所以英語的學習是一個需要積累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中應盡可能詳細的劃分進行記錄。做課堂筆記不是記錄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每一條記錄都是重點以及難點。記錄課堂筆記的過程中,學生要不斷的集中精力,提高了課堂效率,并且培養學生學會抓住重點,找到本質。
英語學科的課后復習相比于其他科目在課后復習的內容上涵蓋的內容更多,課后復習以“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為主。
曾經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聽的練習少之又少,導致許多學生聽不懂,只會寫。隨著素質的提出以及新課標的推進,聽的學習逐漸被重視起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在課堂上聽的時間較少,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這就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聽力的練習。聽力的練習大都由教材著手,在課后反復聽錄音,記住每個單詞正確的發音以及不同情境下的語調。聽力的練習并不只有教材,英語的聽力也可以通過大量的聽英文歌曲或者英語電影和新聞。這些都是學生喜歡的事情,讓學生在生活中、放松中、游戲中進行聽力的練習。
說一直是中國高中學生英圖的薄弱環節,不敢說、不標準、甚至不會說。說并不僅僅是教材課文的誦讀,說就是交流,用學到的語言與之交流。說的練習在課堂中一般以小組對話練習的形式出現,這種方式效果較小。一方面是學生的對話形式過于程序化,另一方面是時間較短。交流可以通過創造出一個小的語言環境來進行練習,學生之間約定在課余時間以及課下盡量選擇英語交流,彼此之間糾正發音和語法,遇到不會的單詞語法進行自主的查詢學習。在訓練英語交流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
閱讀也很重要。高考英語試題中就有一個題型叫閱讀理解,其類容涉及到天文,地理,環境,科學,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并且分數在英語試題中占相當大的比重。英語中有一句諺語 :Rome was notbuilt in one day.和我們常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樣的意思。僅靠課堂上教師安排的閱讀材料是遠遠不夠的。當下學生處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廣泛而有效地閱讀英語相關的報紙雜志,不僅可以從中獲取必要的信息,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此外,學生掌握了越多的英語材料,那么應用英語的能力也會越高。學生生活在國內,沒有太多的機會與國外人士進行直接的語言交流,再加上教師的教學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接觸英語,不僅能夠吸收英語材料、獲得知識、學習外語,而且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提高閱讀能力。此外,在學生閱讀材料的選擇上,教師也應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監督,保證學生看到的英語讀物是健康向上的,符合學生實際英語水平,難易適中、語言規范、題材多樣、趣味性強等。對于閱讀方法的使用,教師應注重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傳授,例如是快讀、略讀還是精讀、細讀。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根據上下文意思或者構詞法來猜測詞義等等。
用英語去書寫也是較為薄弱的一個環節。大都因為詞匯量過少,語法掌握不扎實。知道應該些什么,但是不會單詞不會語法。單詞和語法的掌握是一個長時間積累的學習過程。學生應在課余時間進行寫作練習,學生可以嘗試用英語進行日記的書寫。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加深詞匯的記憶,掌握語法的運用。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記日記可以讓學生養成每天進行總結每天進行自我修正的良好習慣。
遺忘是普遍的心理想象,而課后復習是消除遺忘對學生學習影響的有效辦法。研究表明,及時進行課后復習要優于延后復習,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課后復習,最好學習后的當天就復習一次,讓知識在遺忘之前就能得到鞏固,從而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此外,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尋找適合他們的復習辦法,科學、合理地安排復習,保證復習效率。
高效的科學的英語學習,可以讓學生盡可能的輕松學習也可以通過學習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品德素質。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積極的配合、家長負責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