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軍
(寧夏煤業公司能源工程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改革,國有企業為了更好地生存,也要做出改革,企業的組織結構、產業結構、隊伍結構等都要作出調整,工會的工作不適應調整后的要求,因此,對企業的工會工作要作出相應的調整,改變以往的工作模式和方式,不斷地探索工會工作的新思路,對國有企業的工會進行改革,不斷地完善工會的工作,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幫助,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的經濟結構優化轉型,國有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新時代賦予了工會新職能,但其維護職工群眾根本利益的基本職責是永不變的。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作為聯系管理者和職工群眾的紐帶,對于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充分保障職工權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會組織成立的宗旨就是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工會組織的工作核心也是維護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維護職工權益的代表,要把工作深入到職工群眾中去,發現困難群眾,幫助困難群眾,使每一個職工都能安心工作,沒有后顧之憂。
國有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就要保持自身的良好競爭力。企業只有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才能將企業的發展和個人利益的實現有機結合起來,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企業的發展帶來個人收益的提高,個人收益提高,職工工作有動力,有效率,又能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工會組織致力于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為國有企業發展和職工生活水平提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國有企業產業優化升級的背景下,工會組織的價值作用得到極大的體現,國有企業越來越重視工會組織的建設,支持工會工作的開展,然而還是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亟待改善。
在我國很多的國有企業基礎單位之中,工會主席往往是管理層兼任,工會的工作只是兼職任務,工會工作總是被安排在自身主責任務之后才去完成,這就造成工會活動組織流于表面,不能起到工會應有的作用。職工權益受到侵害,很少有人想到去尋求工會的幫助,往往是直接去和管理層溝通,或者是尋求媒體的幫助,工會組織的存在感不強。例如在中國的建筑行業,基層項目部的工會工作往往是主管生產的領導兼任,很少有專職的工會主席。施工生產的任務繁重,使得他們很少有精力能夠開展工會工作,工會工作往往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開展活動,比如節假日文娛活動安排和發放慰問品等。上級工會的政策只能做到傳達,不能落到實處,不能組織真正有效的工會活動。
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很多管理者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工會的重要作用。在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提高經濟效益往往是企業工作的重點,工會工作由于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往往被忽視。工會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活動經費的支持,需要時間的保障,需要企業各部門的配合,不可避免會對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得不到企業領導者和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持。
企業工會有其獨特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為了能充分地發揮國企工會的作用,以組織建設為前提,提升國企工會的組織能力,以及提高工會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國企加強工會的組織能力,具體的措施為:首先,把工會的組織基礎工作做好,隨著國企的改制而建立,爭取把更多不同群體的職工組織到工會中,尤其是農民工,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屬于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幫助。其次,改善工會工作的不足,把群眾基礎打好。加強工會的工作,需要逐步完善工會的工作制度,規范工會的工作,同時,提升工會干部的綜合素質,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實際的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學會親近職工,走進職工的生活中,多聽取職工的意見和想法,為職工代言,做職工的最信賴的人。
國企工會的干部素質決定了工會的工作水平,因此,提升工會干部的素質非常有必要。鑒于工會的工作內容,要求工會干部具有很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因為工會經常會組織一些活動,具有組織協調能力才能把活動辦好。另外,工會干部還要具有相關的知識,現在,工會的內容還會涉及到維護職工的權益,因此,干部需要掌握各領域的知識,能更好地維護職工的權益,深刻研究有關勞動以及工會的相關法律法規,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幫助職工維權,更好地履行維權的職能。
在工會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嚴格履行職責,遵守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加強民主參與和管理,以及民主的監督。國企要實行公開透明的制度,明確各職工的權利與義務,真正實現民主管理與監督,把民主監督落實到工作當中,實現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另外,要以國企發展、創新等工作,組織會議,引導職工踴躍提出相關的建議,從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國企進行改革,工會要以企業的發展為前提,做好相應的服務,鼓勵職工全身投入到企業的工作中,經常開展活動,及時了解職工的想法,維護職工的權益,與企業的發展相結合,實現企業的穩定發展。另外,加強職工的文化教育,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使職工全面的發展。
新形勢下,工會將面臨新的挑戰,為了更好地發揮工會的作用,工會的工作模式需要進一步的改進,提升工會干部的素質,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從而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工會的干部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組織更多的群眾參與活動,工會干部要平易近人,多與職工進行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心聲。另外,還要加強工會的維權能力,保障職工的切身利益,總之,工會的工作要與國企的工作相一致,實現共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