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輝
(中共葫蘆島市黨群事務服務中心講師團,遼寧 葫蘆島 125000)
黨的十八大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的布局,為了更好的統籌推進這一總體布局,黨中央提出了全面推進、全面考量的要求。我們黨提出了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形成一個“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明確了新時期治國理政的總體戰略任務。近些年,在黨治國理政戰略的引導下,我們國家取得了新的發展。
新時代治國理政戰略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念為基礎,以解決新時代的新問題,推動新時代的新發展,實現新時代的新目標為指導核心。具體來看,新時代治國理政是在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指引,以人民為中心,在尊重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系統化全面性的發展的治國理政戰略體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時空中,發展是動態的,變化也是必然的;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還會面臨著諸多突發性和不確定性因素,需要我們按照科學的原則和規律來應對,不斷加深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發展理念科學內涵的整體性認知,更好的進行國家治理。
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不斷完善與發展。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共產黨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宗旨,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斷滿足人民大眾在法治、民主、公正、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幫助貧困人口逐步走出物質貧困,幫助群眾日益實現精神追求,處處凸顯 “人民至上”的精神和價值觀。這些指導思想和舉措真實地體現了我們黨對理論的深入理解與發揚,更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在不同時期訴求的變化,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真正體現了我黨始終貫徹的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值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性架構了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體現了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中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人民性的核心宗旨為中國共產黨始終貫徹,體現了為黨愛民的優良品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本的立場。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為人民群眾進一步明確了各項日常生活、工作的指導方針。“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正在新思想的引領下一步步實現。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民生政策落地生根,公共服務一體化在迅速推進,醫保異地結算系統不斷完備。為了解決人民最痛恨的腐敗問題,我黨狠抓反腐倡廉建設,對于腐敗行為秉承零容忍的態度,完善監督系統,從多層面增加更透明的舉報渠道,積極支持人民群眾和媒體、社會開展監督,打造清廉的法治社會環境,向人民群眾展示從嚴治黨的決心。很好的開展了教育教學的改革,使教育更具公平性。
“一帶一路”是推動我國發展的關鍵性階段和環節,也是建構新時期新發展的主要途徑,眾所周知,社會存在決定著人類的社會意識,能否讓全世界的人們接受我們國家新理念,關鍵是做好經濟發展。所以,首先要考慮構建好“一帶一路”工作。“一帶一路”是與中國系列理論相統一的,它的建設并不是獨屬于中國的,它是各個沿線國家共同的責任,它需要各個沿線國家的配合。“一帶一路”也不僅僅是維護中國利益,而是沿線各個國家的利益。進一步發展“一帶一路”是治國理政在實際社會中的任務,我們只有進一步完善“一帶一路”建設,才能更好的推動治國理政策略的發展,才能更好的發展中國、發展世界。
國家進一步的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中國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主張建立起一個和諧的世界,中國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表達了一個中國領導人對人類命運的關注,體現了中國聲音。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國際化的策略。中國領導人認識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得各國領導人的心理認同,誰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誰就能在全世界范圍中,獲得人心,取得話語權。戰爭的慘痛教訓證明要樹立起合作意識、包容意識才能促進資源的利用。中國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進一步的改變國際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提升了第三國家以及新興國家的發言權,推動了各國在公平的國際環境中發展,這是中國這一社會主義大國對社會世界負責的體現,也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支持,同時進一步的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通過自身的發展,帶動世界的發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的發展,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中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支持。
結論:我國正進入了一個改革深水期,我們迫切的需要一個正確的戰略體系心煩我們繼續前行。此文,分析了新時期治國理政戰略體系確定依據,并且提出了其相應的擴展內容。然而,由于本人的能力和時間有限,文中部分結論值得進一步的商榷,希望各位老師不吝賜教。也希望能夠引起廣大同仁的關注,共同推動我國政治經濟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