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日姑力·庫爾班
(新疆阿克陶縣紅柳中學,新疆 阿克陶 845550)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主陣地,搞好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鼓勵學生質疑、多思,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享受成功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最終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較大限度地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審美資源,實現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目的。學生在學習語文教材內容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審美欲望,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文意美、字形美以及字音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和審美需求。學生通過學習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夠使自己的學習活動更具有創新性,還能夠有效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果和水平。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應善于挖掘教材中蘊涵的美學因素,并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與作品的創作者進行精神上的溝通與交流,充分地分析和研究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剛柔兼具的文風,特別是指導學生善于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深刻地感受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現出來的意境與旨趣。
在高中期間,在高中教學中會舉辦各種競賽,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這些競賽中有關語文競賽比較少,大多數僅僅局限于數理化,很多學校都會因為數理化競賽取得的成就為榮,嚴重地忽略了語文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因此,在無形中就會給學生造就一種學校不重視語文教學的錯覺,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生們認為,語文課程根本就不重要,自己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語文。除此之外,對于目前校外的很多輔導課程的開設也說明了這一點,在輔導班開設的課程主要就是數學、英語、物理、化學以及英語等課程,對于語文的輔導就沒有。通過上面分析的現象可以明顯的看出,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以及社會都沒有對語文學習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就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慢慢的失去興趣。語文教師必須懂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學習興趣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
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高中語文在教學內容上就具有極強的人文性特征,很多都是人類優秀思想的成果,對高中生的品德修養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語文教學應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突出人文精神的宣傳,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突出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精神洗禮。具體來說就是要教師在教學中認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并且把這些所謂的人文教材通過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內化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感悟,體會到真善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健全學生的人格,讓學生具備健康的身心。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的整合教材和學情之間的關系,讓的語文課堂充滿人文精神,實現新課改提出的三維教學目標。
高中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有強烈的參與愿望,不再滿足單向接受教師的灌輸,他們的思維需要活躍起來。教師應當引導他們積極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使其成為學習的主角,并以其為中心組織和開展整個教學活動。首先,凡是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研究的內容,應當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不再大包大攬,通過這樣的方式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進度與效果,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重難點的點撥,幫助學生突破思維的困局,實現學習活動的快速推進。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例如在復習教學環節,教師反復強調相關知識點,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此時教師如果能夠按照分門別類、各司其職的方式,安排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走上講臺代替教師進行講解,則活躍課堂的效果要明顯好得多。另外,凡是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不同觀點的地方,教師都要抓住這些契機,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發掘、交流、辯論,最終明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和成績不明顯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一定程度忽視了學生的心聲。學生感受在課堂上感受不到主人翁的氣氛,這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語文老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聲音,并適時迎合學生的個性,給他們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在當前豐富多彩的社會環境中,學生不僅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而且希望在更多的場合張揚自己的個性,處在價值觀形成期的高中學生更是如此。如果老師只是想一味地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和個性要求,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學習和生活,往往會適得其反。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在不影響教學過程和目的的情況下,主動地傾聽和認可學生內心的聲音,肯定他們的個性。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依靠文字來進行理解,有的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隨著經濟的發展,學校教育和教學設備也在不斷完善。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把文字轉化成直觀的圖畫,這樣可以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通過朗讀課文之后結合多媒體展示的畫面走入課文,感受課文的深刻內涵。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如果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領會其中對景色描寫的文字時,他們對景色的理解不會很深刻。而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其中的景色,可以讓學生直觀體會到荷塘月色的美,以及作者在運用文字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同時還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學生以沖擊,培養學生對文字中蘊藏含義的敏銳性,提高他們在文學方面的感悟與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