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河南省義馬煤炭高級技工學校,河南 義馬 472300)
從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來看,由于近年來生源素質下降,尤其是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知識不扎實,并沒有形成較好的自我約束和自主學習習慣的實際情況。這樣一來,就使得如果僅僅利用三年短暫的培養周期,幫助學生夯實綜合基礎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加之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學生大多畢業后將走上礦產開采企業一線工作崗位的實際,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操作與應用技能就顯得尤為關鍵。從這點意義上來講,很多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近年來在實踐教學方面都做出了一些大膽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從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課程體系構成來看,大部分院校都采取了煤礦開采技術、金屬礦開采技術、礦井建設、礦井通風與安全等相關內容所組成的教學框架。雖然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在采礦類專業實踐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值得廣大同仁認可與效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實踐教學方面,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筆者在長期實踐教學中歸納總結認為,目前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實踐教學不足之處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專業實踐教學系統性不強,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偏低;第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第三,專業實踐教學手段單一,實訓條件不充足;第四,校內實驗實訓室利用率不高;第五,學生校外頂崗實習大多需要去一些高危企業或特殊崗位實習,在安全管理、食宿等方面有很大壓力;第六,校外實訓過程針對性不強,實習效果不理想。
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教學標準是學校培養人才,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體現學校辦學思想,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重要標志。鑒于此,筆者認為,作為重點培養礦產開采加工行業初級應用人才的高職院校,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傳承長期以來優秀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圍繞社會發展和企業招收人才的實際需要去制定和調整實踐教學的各類標準,明確采礦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方法,合理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尤其是結合到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應當參考一些優秀高職院校的先進經驗,將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時間設定在1:1的標準上。
從當前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來看,學校大都設置有校內實訓室,這種實踐教學模式往往是在高度接近實際工作環境的情況下開展。而在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夠初步達到實踐操作的情況下,就要考慮校外實習工作的組織實施了。以筆者所就職的河南省義馬煤炭高級技工學校為例,由于依托于義煤集團這個豫西地區較大的煤炭開采企業,學生有著豐富的校外實習資源,這些優勢也被教學管理者合理地應用,轉化為了學生在實踐中出真知的過程。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到一線工作環境,能夠更好地掌握今后所需要的知識。
按照新的實踐教學模式,采礦類專業學生現場頂崗實習分兩種模式開展,一種是由學校、院系統一安排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在假期由學生自行聯系單位進行頂崗實習;第二種是沒有聯系到實習單位或雖然聯系到實習單位但實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由專業教師統一帶隊,到校外已建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無論是由學生自主聯系實訓單位還是學校組織實習,采取分散實習和集中實習相結合的做法,都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提前尋找就業單位的積極性,使學生畢業后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到更多的企業和行業就業。
常言道“強將手下無弱兵”。而從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教師隊伍的構成來看,往往具有一些理工類院校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但是在礦產采掘與加工行業科技與管理模式不斷發展進步的當下,教師如果不通過多種途徑豐富自身專業知識,更好地了解當前礦產采掘與加工行業的實際需要,必然不能夠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成才。鑒于此,筆者認為,帶隊實習教師也應當抓住在校外企業實習中指導學生的難得機會,到現場進行實踐鍛煉,通過與生產實際的緊密接觸,親自參與企業生產過程和管理,了解生產工藝和流程。與此同時,在實習的過程中,學校要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企業實踐項目,在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也為實踐教學積累更多的素材和經驗。
高職院校采礦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始終是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已構建了比較全面和實用的實踐教學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和社會效益。但是,該實踐教學改革工作還處在一個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階段,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筆者在多年的實踐教學中歸納總結認為,主要應當集中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繼續完善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突出專業特色,建立實踐教學長效保障機制。其次,要繼續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大實習教學模式的探討,將頂崗實習與認識實習的模式進一步完善,以形成固定的實踐教學模式在低年級學生中進行宣傳,并在后續的年級中實行。再次,要進一步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共同組織開發編寫實訓教學標準、教材和指導書。最后,要通過校企合作教育的實施,使企業成為“雙師型”教師培養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成為專業兼職教師的聘任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