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東山
(寧夏省中衛市海原縣賈塘中學,寧夏 中衛 755201)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雖然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采取大班授課模式,但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智力發育、學習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學習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在這種教學現狀下,教師想要完成初中語文課堂基礎教育目標,幫助學生實現語文學習水平的進步,就必須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法由此得以應用。從素質教育角度來看,分層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照顧和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并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教學服務,這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學習進步。為了更好的落實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做好對其應用分析直觀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分層教學法作為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其想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出積極作用,就必須要在結合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做好對學生的分層,因為教學主體分層是分層教學模式開展的基礎,保證教學主體分層的科學性,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支持。從初中語文知識類型、難度分析,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對學生予以考察。
其一,基礎知識水平。經過小學語文教育后,學生都會具有一定的語文基礎,如果基礎知識較好,那么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會輕松一些,如果基礎知識較差,那么學生在之后的學習會困難一些,所以基礎知識水平是學生分層的第一要素。
其二,語文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語文學科而言,學生的興趣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課堂學習表現。學習興趣高學生,課堂表現活躍,學習興趣偏低的學習,則課堂表現沉悶,這會直接影響課堂互動效果,所以語文學習興趣也是學生分層的關鍵。
教師在完成學生分析后,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通常情況下,我會將他們分為三層,其中基礎知識水平好、學習興趣濃烈的學習被分在“激流勇進”層;基礎知識較好,學習興趣一般的學生被分在“中流砥柱”層;基礎知識較差,學習興趣較差的學生被分在“厚積薄發”層。我之所以在層次劃分中沒有以123或ABC的次序命名,就是為了避免對學生造成打擊,影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在完成對課堂教學主體的分層之后,教師就要結合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分析,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分層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讓不同層次學生在符合其學習能力的狀態下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會對每個層次的學生有全面的掌握,然后在不經意間完成對各個層次的互動,由此做到讓每個層次學生都參與課堂知識探究的基礎上,完成對他們的針對性教育。例如在進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選擇“厚積薄發”層的學生進行課文朗讀,選擇“中流砥柱”層的學習進行斷句,而“激流勇進”層的學生則要嘗試進行原文翻譯。在此基礎上,我在課堂上所提出的問題也會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例如“厚積薄發”層的學生要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有哪些,分別通哪個字;“中流砥柱”層的學生要進行段落大意的概括,并找出文章的修辭手法。“激流勇進”層的學生則要進行中心思想的概括,并說一說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看法。
在進行分層教學時,我不會直接表現出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區別對待,而是以全班同學舉手,我“隨機”挑選進行互動的。因為我對各層次學生的了如指掌,所以基本不會出現弄錯。在進行分層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動態的,所以教師要經常對學生予以評估,將進步的學生向上提,后退的學生往下落,以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處在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層次中,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帶來支持。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后作業作為考察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重要環節,其也要在分層教學中予以合理設計,才能夠確保分層教學的有效性,所以說做好分層作業設計,是保證分層教學模式效果的關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我在為他們布置課后作業時也會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仍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為例,我要求“厚積薄發”層的學生能夠熟讀課文,并嘗試進行理解分析。“中流砥柱”層的學生要能夠自主完成文章翻譯,并完成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激流勇進”層的學生需要全篇背誦并完成默寫。需要注意的是分層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后能夠有符合他們實際學習能力的課后訓練內容,所以教師在進行分層作業設計時,一定要以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為主,以確保分層作業設計的科學有效。
綜上所述,做好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能夠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為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其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需求研究,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確保分層教學模式的作用能夠得以有效發揮,讓學生可以獲得學習進步,從而幫助他們打下良好的語文知識基礎,為他們的語文素養構建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