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強 李鳳勤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杞縣供電公司,河南 杞縣 475200)
由于經濟水平的推動,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也在逐步完善。目前,我國電力資源管理,進行了全方位的自動化管理體系。在全新的背景下,對用電信息采集的用電監察管理。進行了極為細致的研究,能夠使我國的經濟效益有一個穩定的提升,進而使整個電力行業的發展有一個質的飛躍。
首先,通過用電監察管理工作,可以促進供電企業在各個環節上的標準化,通過標準的統一,使供電企業走上專業化發展道路,這是用電監察管理對供電企業的突出意義。用電監察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品牌和形象。因為在電能輸送中,有時候因為設備的原因會給用戶造成用電經濟損失,通過監察管理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為企業在用戶心中的形象加分。其次,節約用電是用電部門的經常工作,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不但可以保證企業的用電,而且可以直接對工廠的增產節約起作用。用電監察部門經常深入車間,同技術人員和工人一道研究節電措施,查找浪費電力的現象與原因,帶來了很直接的幫助。例如2018年信宜供電局用電監察部門幫助某廠家制定了“既集中,又間斷”的生產方式,執行后,預計可在不增加計劃電量的基礎上,全年產品增產64.1%。最后,監察人對企業用電不但起監督作用,而且經常在電力網許可的情況下,給一些機動負荷。例如,2018年9月,信宜供電局監察員得知某廠家生產任務緊,存在生產用電缺口。當時,有其他的企業用戶在大修,電網負荷有余,監察員通過協調為某廠家調度用電,破解了該廠生產用電困難。
客戶經理移動作業模塊支持客戶經理遠程實時開展客戶管理、故障分析等工作,可有效提高客戶經理的工作效率。該模塊主要實現客戶基本信息管理、故障可視化預測分析、客戶經理智能匹配、故障在線共享與分析等四大功能。1)客戶基本信息管理平臺對客戶進行分類管理。用電客戶可以借助GIS系統,在平臺上對戶號、戶名、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等信息進行注冊、修改、維護。客戶經理可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查詢負責區域內的客戶信息。此外,客戶經理和客戶均可以對歷史故障信息進行查詢。2)故障可視化預測分析借助GIS系統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平臺支持在地圖上標示客戶的故障搶修、檢修停電、欠費停電的次數信息。次數以傳統數據顯示或者地圖熱點圖顯示等方式進行展現,便于監察班組內部進行數據分析。平臺也可依托GIS系統,對地圖內所有客戶進行停電風險預測,并對停電電量和停電范圍進行預測和分析。3)客戶經理智能匹配當客戶發生緊急故障時,平臺可借助GIS系統精確定位客戶故障位置信息。根據客戶檔案和客戶經理的相關信息,平臺可自動匹配最合適的客戶經理到現場進行搶修。4)故障在線共享與分析客戶經理或客戶可實時上傳故障圖片及其他信息,所有客戶經理都可通過電腦或移動終端查看客戶故障情況信息,并在線制定最優解決方案。
在監測用電信息時,也可以根據用戶的信息采集數據,對用電監察管理進行在線監測。現在互聯網水平逐漸提高,使得國家電網建設管理當中,電力資源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互聯網技術在電費回收、用電信息監測等管理工作當中,都有著重中之重的影響。用電信息的采集在互聯網上的應用中使用,準確率會更高。與此同時,供電方也可以在線查詢用戶的用電信息,并且對其實施在線監測,這不僅僅方便了用電監察管理,在發現有竊電行為時,數據便發生異常,互聯網上的信息監測就會對該用戶實施檢測,并提示用電監察管理人員,對異常用戶進行重點檢測,以此來提高防竊電現象,更是可以使我國的電力管理系統的準確性,有所提高,從而促進我國的電力建設水平的發展。
客戶經理可隨時通過平臺向客戶推送相關政策消息、電力法律法規、常見故障問題等消息,便于客戶及時獲取最新用電政策和安全用電常識。此外,平臺支持向客戶推送電費催繳、超容處理、送電計劃、下場檢查計劃、試驗時間提醒等特定信息。客戶可以利用平臺的“公告信息”功能,獲取安全月報和風險預報信息,并查看區域檢修專家風采和檢修隊伍介紹。
長期以來,我國電力市場發展并不完善,由于國家的壟斷致使供電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問題,其與用戶之間分歧不斷,而供電企業最終目標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但是這種現象與其發展目標相悖,因此供電企業必須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發展現狀,提高供電效率與質量,首先必須從自身做起,完善市場營銷管理,并且對市場發展要有足夠的了解,迎合市場發展趨勢,并將客戶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解決用電矛盾問題,強化客戶服務理念,而且將這種營銷理論轉化為實際工作,促進企業形象與文化的良性發展。
用電監察工作是供電企業維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證客戶安全用電的重要工作。針對當前監察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客戶溝通方式落后、外部數據缺失等問題,本文引入“互聯網+”理念,創新設計了電網用電監察平臺。平臺支持各類業務的線上受理,可為客戶經理和用電客戶提供暢通的雙向交流渠道,有助于供電企業提高用電監察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在售電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平臺的建設和應用將提高供電企業的客戶服務能力,從而增強供電企業的售電競爭能力,減少客戶流失。后續在不斷豐富平臺功能的同時應加快開發APP,借助PAD、手機等載體實現平臺的最終落地。平臺應用后,還需要依據客戶經理和用電客戶的使用反饋和意見,對平臺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從而持續提高平臺的實際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