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翔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人民醫院,四川 涼山 615600)
平喘類藥物是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藥物,主要是用來緩解、消除或者是預防支氣管哮喘,此類藥物的主要適應癥是哮喘以及喘息性支氣管炎。目前臨床中常用的平喘類藥物主要有β受體激動劑、茶堿類、抗膽堿藥、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等。
(一)β受體激動劑通過激氣道的β2腎上腺素受體,激活腺苷酸環化酶,減少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脫顆粒和介質的釋放,從而起到舒張支氣管、緩解哮喘癥狀的作用。另外,其可以使呼吸道粘膜血管收縮,減輕粘膜水腫,有利于改善氣道阻塞。在過敏性哮喘抑制方面,此藥物也有重要的作用,不過在此藥物服用的時候需要牢記:此類藥物的長期使用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所以在臨床中,需要和其他的平喘類藥物交替使用。異丙腎上腺素是比較常見的一類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其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平緩方面有突出的效果,一般的使用方法為吸入。不過此種藥物在使用后會有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比如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所以當病人嚴重缺氧時需要慎用。
(二)茶堿類藥物。茶堿類藥物主要包括了茶堿與氨茶堿。這種藥物口服后洗手比較的迅速,生物利用度幾乎達100%。從目前的臨床應用來看,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此類藥物的利用效果比較的突出,當其和β受體激動藥進聯合使用時,療效會有明顯的提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中,此類藥物也有重要的應用,其對肺部功能的改善有突出的效果。此外,此藥物在心源性哮喘的治療中也有不錯的效果。茶堿類藥物在具體的利用中需要做好劑量計算,一般超過20μg/ml即可引起毒性反應,早期多見有惡心、嘔吐、頭痛、不安、失眠、易激動等,嚴重時可出現心律失常、精神失常、驚厥、昏迷,甚至出現呼吸、心跳停止而引起死亡,一旦發現毒性癥狀,應立即停藥。
鎮咳類藥物在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也有重要的應用,其主要的作用于咳嗽反射的中樞或外周部位,在抑制咳嗽反射方面有突出的效果。目前的臨床中比較常見的鎮咳類藥物有以下幾種。
(一)可待因,這種藥物也被稱之為甲基嗎啡,是阿片所含的生物堿之一。此藥物的鎮咳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1/4。可待因(codeine)對咳嗽中樞有較高選擇性,鎮咳劑量不抑制呼吸,成癮性比嗎啡弱,是目前最有效的鎮咳藥。在劇烈的刺激性干咳的抑制和中等強度疼痛的緩解方面有重要的應用。此藥物的鎮痛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1/7~1/10。其效果持續的時間約為4~6h。對該藥的具體使用做分析發現服用過量后患者易產生興奮、煩躁不安等中樞興奮癥狀,久用也可成癮,所以具體的使用需要得到控制。
(二)噴托維林,此種藥物也被稱之為咳必清,其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非成癮性中樞性鎮咳藥,對咳嗽中樞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其強度為可待因的1/3。并有局麻作用,能抑制呼吸道感受器及松弛支氣管平滑肌,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干咳。對此藥的服用做具體的分析,服用該藥的患者在有的時候會有輕度頭痛、頭暈、口干、惡心等不良反應。再者,此藥物有阿托品樣副作用,所以青光眼患者禁用。
(三)右美沙芬,此種藥物的另一個名字是右甲嗎南,是一種為中樞性鎮咳藥,強度與可待因相等或略強。無鎮痛作用,長期服用無成癮性。治療量不抑制呼吸,不良反應比較少。但是在過量服用的情況下,患者會發生中毒的情況,此時該藥物的中樞抑制作用會表現出來。
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中,使用比較廣泛的還有祛痰類藥物。所謂的祛痰類藥物具體指的是能使痰液變稀易于排出的藥物。此類藥物能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釋痰液或降低其粘稠度,使痰易于咳出,改善咳嗽和哮喘癥狀。因此,祛痰藥還能起到鎮咳、平喘作用。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主要使用的祛痰類藥物如下:
(一)氯化銨,此種藥物主要采用口服的方法。該藥物能夠刺激胃粘膜的迷走神經末梢,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體分泌使痰液變稀而祛痰。這種藥物目前很少單獨使用,多配成復方制劑應用。如果在用藥的過程中出現過量的情況,患者會出現酸中毒,而且潰瘍病及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二)乙酰半胱氨酸,該藥又名痰易凈,適用于吸入用于粘痰阻塞氣道、咳痰困難者。緊急時氣管內滴入,可迅速使痰變稀,便于吸引排痰。這種藥物有特殊臭味,可引起惡心、嘔吐,可導致支氣管痙攣,加用異丙腎上腺素可以避免。支氣管哮喘患者應慎用。
綜上所述,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中,主要使用的藥物有平喘類、鎮咳類和祛痰類,不同的藥物使用的方法不同,禁忌也不一樣,所以在臨床中需要做好藥物的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