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鷗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樂豐鎮珠湖山學校,江西 上饒 333128)
英語作為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一直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強調的是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閱讀作為初中英語的一部分,它既是英語學習的手段,也是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的重要途徑,作為英語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從而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讓學生在不斷的英語閱讀中提升能力。
目前來看,一些教師對英語閱讀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解,閱讀教學主要是圍繞考試,以至于學生陷入了汪洋題海,而這種題海式的閱讀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另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強調的是死記硬背,不注重語篇分析、語法剖析,嚴重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熱情不高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對于長期生活在漢語環境下的初中生而言,他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難度,久而久之,會喪失學習熱情,一旦學生失去了學習熱情,英語教學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英語能力就無法得到提升。
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方法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了閱讀質量。現階段,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看重的是閱讀“量”,人為閱讀的文章越多越好,不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從而造成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無法理解透徹文意。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應用性非常強,要想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教師就必須加強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閱讀興趣是學生走進英語知識大門的前提,只有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教與學才能真正實現統一。
教師與學生是構建課堂的兩大主體,只有肯定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才能更好調動其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教師就必須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教學[1]。如,在《I am watching TV》這一課中,在課文講解前,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的語法知識、生詞,并提出相應的問題,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通過這種課堂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多媒體是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媒介形態,它融合了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功能,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將其應用到教學中,可以拓寬教學深度和廣度,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多媒體來引導學生學習[2]。如,《wha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教材上的文字轉移到大屏幕上,讓學生觀看視頻,然后再引導學生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將相關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知道課文的重點,進而使學生有目標的進行學習。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被動學習容易讓學生養成“依賴心理”,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學生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知識才不會容易忘記,而探究式教學無疑符合了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探究式教學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側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探究式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3]。如,在《It is raining!》這一課中,這個這一課教學要求,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能夠發散思維,進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
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補充和延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以往,教師看重的是學生的課堂閱讀,忽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以至于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緩慢。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開拓視野,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首先,在講解課文時,要適當補充和延伸,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其次,開設班級英語角,鼓勵學生就英語閱讀進行心得交流,相互推薦課外讀物;再者,結合學生的特點,向學生推進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中提升境界和能力[4]。
綜上,初中英語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加強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進而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并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