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霞
(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江西 上饒 334000)
引言:“十三五”教育計劃中明確規定了立德樹人的基本思想,因此,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熱愛祖國,具備一定責任感、使命感。輔導員要結合教學實際,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以全方位提升。
保證高校教師團隊良好的素質以及較高的業務技能,是大學中基本工作。新的形式背景下,對輔導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也要具有較強的口語表達能力、較高的管理能力。然而當前的大多數高校中,很多輔導員都不具備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也沒有受到過引導學生思想方面的專業訓練[1]。這些因素造成了輔導員交流和協調能力的嚴重缺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也無法得到良好管理,更不能有效處理學校中學生身上發生的突發情況。也有一些輔導員在常規工作中花費了過多時間,沒有及時對學生在思想上予以引導,學生和輔導員間嚴重缺乏交流,導致各種情況的發生,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也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效果較差。
伴隨著國家的日益進步,在人才的需求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等院校成為了學生的必然選擇,但隨之也產生了一定問題,學生的多樣化也導致學校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部分學校的管理極為混亂,高校人才培養的宗旨沒有得以真正實現,這樣情形下,凸顯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管理上產生的問題主要在如下幾點有所體現:首先,一些輔導員沒有科學安排工作時間,整日忙于自身工作,沒有時間和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考慮問題存在一定片面性,沒有實現良好地管理,致使學生與輔導員之間關系不是十分友好,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學生會和輔導員之間產生矛盾沖突;其次,由于高校規模的逐步擴大,但是輔導員的專業知識不能跟上學校的發展速度,同時相應的政治理論也存在一定不足,這就導致教師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處理時,產生不公正的情況,從而造成學生心理上出現嚴重不滿情緒,加深了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矛盾,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諸多障礙,甚至給學校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影響。
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創建良好的管理機制。沒有相應的機制,無法實現有效管理,然而機制只是在宏觀上有所展現,也是無法和學生的生活和實際相貼合的。正因如此,新時代背景下,學校要加深機制的創建,征集學生的相關建議,將與系部、班級相符合的規范機制創建起來,這樣輔導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才能有具體的規章可以遵循[2]。在相應機制的管理之下,輔導員要重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關注學生,并對學生加以尊重,不會因為機制而導致管理的僵硬化。和學生的交流中,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進行交流,不能只是對學生進行批評或是教育。以真誠的態度和學生交流,獲取學生對其的信任,讓學生主動接受,發自內心的改過自新。
管理不僅體現在制度上,人文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輔導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例如,文藝活動、演講比賽等,這樣使學生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激發他們的興趣,為其成為綜合性人才打下基礎。社團活動是高校中的重要活動,學生可以結合自身需要和興趣對其加以選擇。學生參與社團活動,能夠激發其自主性,同時能夠從中使自身價值得以實現,增長自信心。另外,也可以適當地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到社會中去感受,給它們提供相應的平臺。如可以開展社會調查、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讓學生更具責任感,實現從個人追求到為社會服務的使命感。
當今是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高速發展,在其中存在著各種思想和言論,大學生因為社會經驗不足,人生閱歷不夠,通常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基于這種情況,在信息如此龐雜的時代,高校輔導員要更加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才能夠使學生發展成為道德和素質兼具的綜合型人才。新的背景形勢下,從道德品質上培養大學生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大學生正處在形成價值觀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高校輔導員需要對其在思想政治上加以引導,使他們確立正確的政治立場,樹立為祖國做貢獻的遠大志向。另外,當前大學生在就業中需要面對很大壓力,對于學生而言,輔導員與其接觸的時間最多,因此,輔導員不但加強學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更要重視學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長,主動與學生交心,讓其和自己說出內心話,從而給予其一定幫助。輔導員也可以時常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中找到歸屬感,定期和學生交流,并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力度,對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加以掌握,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以及就業中跟上隊伍。針對那些特困生,需要特殊對待,但也要選擇合適的工作方法,不但要保證公平,也要保障效率,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結束語:新的形勢下,帶來了新的挑戰及機遇,作為高校輔導員,需要主動探究管理工作的新方法,與時代發展同步,結合學生實際,創新工作方法,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對學生加以管理,切實將學生的管理工作做好,從而為國家輸送素質更高的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