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幼兒園教育是每一個人的啟蒙教育,是我們藝術、文化、科學、體育思維的萌芽教育。幼兒舞蹈表演和創編能力是幼兒教師的必備能力,也是培養幼兒藝術修養的重要課程。為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度和舞蹈功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應該重視幼兒舞蹈與創編課程,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肢體協調性、音樂認知水平來創編舞蹈,讓幼兒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音樂中翩翩起舞;結合幼兒喜愛的流行歌曲,編創符合幼兒審美情趣的舞蹈,激發幼兒參與舞蹈表演的積極性;采取舞蹈理論和創編實踐相結合的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編舞,進行班級內評比,激發學生對幼兒舞蹈表演與創編課程的學習興趣。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舞蹈課程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詳細分析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審美特點,身體協調性,音樂理解能力等,創編出符合幼兒特點的舞蹈,保證幼兒舞蹈表演的藝術效果。例如針對小班學生,比較適宜創編一些簡單的步伐、童趣的動作、簡單的團體隊形變化,例如結合兒歌《小青蛙》,創編小班舞蹈《快樂的小青蛙》,利用五指張開模仿小青蛙的四肢,創編小青蛙蛙跳動作,設計幼兒鼓起腮幫子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設計集體轉圈,拍手的動作。這些動作簡單易學小班孩子比較容易記憶,在表演時也會更加投入,充滿童趣的舞蹈動作也可以提升幼兒舞蹈表演的效果,營造出最佳的表演氛圍。
3~6 歲的幼兒模仿能力很強,隨著網絡歌舞和廣場舞的流行,幼兒對流行歌曲都耳熟能詳,這為幼兒舞蹈的創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師可以選取時下流行的歌曲,鼓勵學生進行自主舞蹈創編,例如很多幼兒都喜歡聽的《卡路里》不僅歌曲旋律簡單易記,歌曲旋律比較動感,滿足幼兒活潑好動的需求,適合用于幼兒舞蹈表演。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播放這首歌曲的MTV,讓學生了解其中的舞蹈動作,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編舞,設計基本的舞步,例如踏步、登山步、扭腰與抖跨、手部交叉舞動、手臂波浪等動作,結合著音樂進行表演,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舞蹈設計提出建議,幫助學生完善舞蹈創編。教師在舞蹈課程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嘗試,多了解幼兒喜歡同的歌曲,利用幼兒喜歡的歌曲進行舞蹈創編,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對舞蹈教學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幼兒完整記憶舞蹈動作,鼓勵學生創編具有流行范兒的幼兒舞蹈,為舞蹈教學增添一抹活力。
舞蹈的魅力是在動態中進行展示,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創編幼兒舞蹈,把從老師那里學習到的幼兒舞蹈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在舞蹈創編和表演中消化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幼兒舞蹈表演和創編能力。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也可以結合奧爾夫音樂理念,在舞蹈創編過程中設計擊掌、跺腳、等動作,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節奏。幼兒舞蹈表演中也包括了一些危險性動作,例如下腰、劈叉等動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醒學生注意舞蹈熱身,尤其是講解幼兒舞蹈熱身動作,這時候就可以融入奧爾夫音樂理念,教師可以播放音樂,利用雙手拍肩、體前屈、踏步前進、弓字步拉伸腿部等動作,幫助幼兒熱身,防止在舞蹈訓練中受傷。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涉及舞蹈創編主題,學生進行自主創編,在班級內進行演出,學生擔任評委,對其他同學的舞動動作的創編、舞臺感染力、團隊配合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在互評中提升對幼兒舞蹈表演的認識,也提升自身的幼兒舞蹈創編能力。
總之,幼兒舞蹈表演和創編是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一個合格幼師不可或缺的能力。舞蹈教師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分析幼兒心理和舞蹈教學的特點,圍繞著幼兒開展舞蹈創編,啟發幼兒對舞蹈教學的學習興趣,讓舞蹈藝術幫助幼兒釋放天性。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舞蹈創編,結合幼兒喜愛的音樂風格,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發揮,提升學生舞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