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琦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異常迅猛,在物質生活難以滿足的情況下,加強生活保障是人們的主要目標。在生活不斷滿足之后,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則成為大眾的目標。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音樂廳、演奏廳等已經成為人們視野下的一抹“紅”,這意味著高雅藝術與普通大眾的關系更加緊密,藝術教育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以聲樂藝術領域為例,藝術歌曲、歌劇以及音樂劇等時常與我們擦身而過,不再如同與銀河的距離。我國每年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等聲樂賽事平臺,為聽眾展現了不同的唱法,呈現出百花爭鳴的局面。在聽眾對高雅藝術有更高追求的同時,職業院校音樂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聲樂教育是藝術職業院校的主要構成部分,作為與其有緊密關系的聲樂鋼琴藝術指導,也備受國內音樂人的矚目。
聲樂鋼琴藝術指導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對聲樂教師起到輔助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培養音樂人才而服務。一般情況下,聲樂課堂對內容進行詳細講解的重點就是技巧的訓練,可以根據學生自身音色特點進行訓練。若學生的發聲技巧與部位不正確,可以通過輔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歌唱概念,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國內當前的藝術職業院校中,聲樂系每周都會安排一定課時的鋼琴藝術指導課,分別為鋼琴藝術指導老師跟隨學生進行聲樂伴奏配合和單獨授課。課時中的此安排,可以確保聲樂教學的連貫性與完整性,不僅能夠防止學生對作品演唱音準節奏理解的偏差,還可以防止學生“兩頭難”,即技巧和作品無法緊密結合。現階段,國內開設聲樂課程的職業院校,對聲樂鋼琴藝術指導逐漸重視,有利于促進聲樂教學中本質的提升。
聲樂屬于綜合性藝術的范疇,其表演的實踐過程中包括文學、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表演學等多方面的理論元素。所以,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要求演唱者的音樂理論足夠豐富,音樂視野相對開闊。但是,縱觀院校中的學生,不管是從演唱技巧性方面,或是音樂理論性方面來說,都處于學習的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還需要繼續探索,所以應該有專業人士給予科學指導。聲樂鋼琴藝術指導課程就為學生提供了嶄新的平臺。相較于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等課程,聲樂鋼琴藝術指導課是將聲樂作品作為明確的導向,融合音樂史、音樂心理學、表演學以及相應的作品分析等元素,從作品的創作背景、演唱風格、語言應用元素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整體把握。聲樂鋼琴藝術指導課程不屬于單一的理論或實踐課程,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統一體,這不但對學生鞏固理論知識,使理論更加扎實起到促進作用,還對學生聲樂作品演唱處理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最終從多個方面、不同層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聲樂鋼琴藝術指導可以被視為音樂課程的催化劑,也可以視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助推器”。
鋼琴藝術指導和聲樂演唱不可分割,屬于和諧共生的關系。若是將二者分割開來,是不科學的。它們的合作在于對作品的二度創作上,例如音樂作品的分析、舞臺節奏的掌控、藝術風格的獨特演繹以及表演氣質的培養等,從多方面展現二者的融合性。鋼琴藝術指導教師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灌輸合作意識,讓學生能夠首先樹立正確的理念,例如讓學生參與到作品的二度創作中來,將個人藝術感知植入聲樂作品的演唱細節中;啟發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學會聆聽鋼琴伴奏,尋找演唱與樂曲旋律的情感共融點;在對聲樂作品進行藝術處理時,學生與老師進行“分工”合作。總之,要讓學生了解,演唱者與伴奏者雙方是合作共贏的關系,二者是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的。
藝術職業院校的聲樂教學過程中,鋼琴藝術指導老師是聲樂課堂指導的助推器或是課堂之外的一種延伸。鋼琴藝術指導與聲樂課程密不可分,是相輔相成的。經過二者的配合,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對于我國培養聲樂藝術人才有著更大的價值。鋼琴作為高雅音樂的代表性樂器之一,加強教學指導,既有利于課程發展,又為音樂人才培養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