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月霞
在實際的舞蹈創作中,無論是動作還是表現形式都與音樂息息相關。舞蹈創作者要想創造出一曲美好的舞蹈,那么必然要能夠明確音樂與舞蹈的關系。舞蹈作為一種華美的人體動作藝術,其不僅需要創作者與表演者要能夠具備一定的舞蹈知識,還需要他們擁有良好的音樂理解能力以及音樂綜合素養。在舞蹈藝術創作中,將舞蹈與音樂科學有效的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激發舞蹈創作的靈感呈現,實現舞蹈作品中內在情感的完美表達,還能增強其藝術表達效果,促進其藝術情感與藝術張力的完美融合。
音樂對于舞蹈創作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在音樂作用下舞蹈編排能夠更加凸顯出較強的情感。音樂能加強舞蹈動作中所蘊含的感情色彩,使舞蹈更加的豐富,情感表達更加的具備內涵與張力。將音樂應用到舞蹈創作中時,舞蹈表演者和創作者通過自身對創作理念的實踐,對兩者關系會形成一種獨特的感受,進而在這種全新感受下對于舞蹈動作創編和舞蹈情感表達有一種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次,舞蹈創作的前提之一就是音樂。舞蹈音樂與舞蹈創作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創作者在進行舞蹈作品創作時,首先要考慮舞蹈音樂作品的選擇,并要能夠基于這個條件下,對于音樂進行充分理解,進而結合這種理解與音樂表達的情緒、情感等進行舞蹈設計。總的來講,音樂是舞蹈創作者進行舞蹈創編的必須條件,其對于舞蹈表現力有著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
民族舞蹈是我國舞蹈最常見的形式之一,其音樂表現方式主要是借助彈奏打擊樂器來逐步形成旋律進而進行舞蹈情感的展現。在舞蹈表演中,旋律自然地具有一種構成音樂形象的作用,其主要表現在對舞者情緒所造成的影響。當舞蹈中的動作與舞蹈音樂或者旋律節奏進行有機結合之后,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述就會愈加的豐滿,愈加的讓人有深切的感受,進而出現“身臨其境”的感覺。如白馬藏族傳統儺舞“池哥晝”表演,其主要采用鑼鼓打擊樂器進行舞蹈伴奏,其舞蹈動作大都雄壯有力,古樸豪放,其動作表演與音樂節奏的完美結合形成了具有獨特韻味的穩定的民族舞蹈風格。從表演的角度來看,舞蹈與音樂的兩者融合不僅能夠推動彼此發展,使其在“共融基礎上”形成獨特風格,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表演者進行舞蹈表演時,還能通過以提沉、呼吸以及調節氣息等配合音樂旋律,能夠保證其舞蹈中肢體動作的完美完成,并使之能夠形成一種自然的表演狀態。
舞蹈與音樂這兩者本身是彼此互通,又互相獨立。其中將他們有機結合起來的則是節奏。節奏的變換使舞蹈與音樂之間產生一種情感上的關聯,并使其在表演的時候能夠幫助觀眾感受其作品中豐富而細膩的情感變化,進而獲取更深層次的審美感受。如果在舞蹈創作或者表演中,舞蹈與音樂節奏出現問題,無法連續的直觀的展現出對應情感,那么勢必會無法保證舞蹈創作與表演的順利進行,觀賞者與表演者也會出現一種情感的“滯留”與“違和”。因此,統一和諧的節奏是保證舞蹈表演與創作達到預期效果的必要條件和基礎保障,更是進行動作創作的起碼前提。節奏的重要功能體現在對聲音進行整體感知與把握,從而能夠清晰明確地表達出音樂中所蘊含的濃烈情感。其中,不同民族有其自身的音樂風格,繼而會隨之衍生出具有自身獨特音樂風格的民族舞蹈。
在結構上,舞蹈與音樂有著其自身的內容與特點。音樂結構主要是指音樂存在形式以及音樂各元素之間的關系,如音樂中各元素呈現出的音色、音高、力度等。而與音樂不同的是舞蹈結構是指存在作品本身的排列方式與內部組織,屬于作品內容顯現的載體。在高水準的舞蹈作品中,音樂結構通常會對舞蹈結構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在舞蹈作品創作中也會要求舞蹈結構與音樂能夠互相統一。例如,舞蹈家進行創作時,他們會仔細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本身及其蘊含的情感,并根據音樂作品本身的曲式架構,利用獨特的內容設計和表達形式創作出具有明星特征與象征意義的舞蹈結構,從而實現舞蹈與音樂的和諧統一。
綜上所述,音樂與舞蹈有著互相促進的關系,在音樂的作用下,能使舞蹈作品誕生出新的活力,而在音樂與舞蹈動作有效性結合的基礎上,可向觀眾充分展示出舞蹈的獨特魅力。因此,在舞蹈創作中,創作者一定要注重舞蹈音樂的選擇,從而使其能夠豐富舞蹈藝術,使舞蹈藝術在音樂的輔助下能夠綻放出特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