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同
在美術繪畫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創作者的繪畫技巧,應仔細觀察前人的美術繪畫作品,學習他們筆墨丹青與詩書印畫的結合點,理解創作者在繪畫中借物抒情的繪畫技巧,這樣才能有效增強創作者的筆墨趣味,提高他們繪畫的技巧和能力,從而提高繪畫的水平。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東方畫系與西方畫系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繪畫技巧,也具有自身不同的文化內涵。學習者和研究者要想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增強筆墨的趣味,就可以將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作品放到一起,進行全面的比對,在比對中了解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在材料、技巧方面的不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創作者不同的審美追求。
例如,中國畫的材料是宣紙、國畫顏料、墨和毛筆;而西方油畫的用到的材料卻是油畫布、油畫顏料和油畫專用筆。在技巧方面,中國畫在用筆用墨時,講究筆墨的粗細搭配、以及轉折、頓挫、干濕和深淺的變化,比較自然寫意,且蘊含著極其深遠的意境;而西方繪畫代表的油畫則更重視客觀事物的形貌特征,重視焦點透視和寫實,喜歡將客觀事物真實地再現出來。通過對比分析,掌握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在材料和技巧方面的分別,學習者和研究者就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相應的繪畫技巧,并逐漸提高自身的繪畫能力和水平。
我國的國畫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的書面大家,他們中很多人將詩書畫印完美結合在一起,是我國的國畫充滿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情趣。通過觀賞這些具有獨特藝術情趣的國畫作品,學習者能夠收到藝術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從而增強自身筆墨的趣味。
例如,我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大詩人、大畫家王維,后人在評價他的詩畫作品時,總是贊嘆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習者和研究者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搜尋王維書畫的代表作《江干雪霽圖卷》,分析王摩詰在繪制該畫卷時在筆墨、色彩及章法上運用的技巧,接著再分析詩人畫家在這副圖卷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習者和研究者的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再如,元代畫家趙孟頫在其畫作《二羊圖》上作出了這樣的題詞:“余嘗畫馬,未嘗畫羊,因仲信求畫,余固戲為寫生,雖不能逼近古人,頗于氣韻有得。”這個題詞幽默風趣,用簡短的話語把畫作創作的原因及求畫人的身份都一一闡述出來,將繪畫、書法、篆刻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形式美,通過分析、鑒賞這樣的書畫作品,了解美術繪畫作品創作者在作品中表達出來的精神追求與氣節,并學習他們繪畫的技巧,就能有效提高學習者和研究者的審美能力,并有效增強他們的繪畫能力。
我國唐代著名大詩人、大畫家王維曾經說過:“畫道之中,水墨為最上,筆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實際上,中國畫在描繪蔬菜和花卉時,十分講究筆墨的運用技巧和技法,而且,在運用筆墨技巧技法時,還能在繪畫作品中抒發出自身的情感,形成了借物寓意的藝術境界。因此,研究者和學習者要想不斷增強繪畫的筆墨情趣,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還必須加強美術作品的體驗與創作練習。為此,研究者和學習者在研究美術作品時,應采用臨摹練習的方法,根據自己分析、了解和掌握的美術技巧,臨摹前人的美術作品,或者是臨摹自己喜愛的一種蔬菜、瓜果及花草樹木,臨摹完成以后,還要與實際物品進行對照,找出臨摹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總結經驗,繼續臨摹練習,直到臨摹的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例如,我國國畫大師齊白石的代表作《祖國萬歲》這幅圖畫,畫面上就是一株生機勃勃的萬年青,意喻著希望祖國能像這株萬年青一樣欣欣向榮、萬年長青,而“祖國萬歲”這四個篆刻大字更是直接點明了主題,研究者就可以臨摹這幅作品,或是臨摹自己喜愛的蔬菜、瓜果及花卉,加強練習,通過不斷的臨摹體驗和練習,有效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增強筆墨的趣味。
綜上所述,在進行美術作品研究時,研究者和學習者要想不斷增強筆墨的趣味,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就必須采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對繪畫作品進行觀賞評析,了解不同美術繪畫作品運用的材料和繪畫技巧,并不斷加強美術作品的體驗與練習,這樣才能有效增強美術作品的筆墨趣味,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當然,這僅是筆者的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對相關研究者的美術繪畫作品研究提供參考,更好地增強美術作品的筆墨趣味,提高自身的繪畫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