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奎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河北 承德 068450)
(一)地籍測繪為土地發展方面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其實就地籍測繪本身而言,為各部門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是它的責任。地籍測繪結果的共享,為各個部門的建設提供了最基礎的依據。
(二)地籍測量可以減少資金的浪費。地籍測繪的成果往往能夠直接的影響到土地開發設計的方案,這里面涉及的問題很多,比如設計方案如何進行優化,以及預算概率是否合理準確的問題,還包括對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分析。這些準確的數據可以很好的為業主開發提供明確的信息,減少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三)地籍測繪可以規范土地開發的工程質量。我們必須根據既有的規定來完成相應的目標,這就是所說的無規矩不成方圓,那么在土地開發整理的過程中就務必規范好驗收的環節,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影響重大。想要有一個好的驗收標準,那么就必須有一份完整、準確、詳實、合理、符合實際的投資巨大的系統工程項目報告作為參考的標準。
(一)地籍編號
1.地籍編號的方法。以地(市)級行政區為單位開展初始地籍調查,地籍編號分為四級,即:區(縣)--街道(鄉、鎮)--街坊(村)--宗地。區(縣)、街道(鄉、鎮)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和數字表示,街坊(村)、宗地必須以阿拉伯數字表示。縣級行政區編號可以直接采用GB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代碼》規定代碼的后三位,但不反映在圖面上,僅反映在地籍簿上。街道編號、街坊編號均以二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宗地編號以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宗地編號統一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由“1”開始順序編號。地籍圖圖面的宗地僅注記宗地號,縣級行政區編號、街道(鄉、鎮)編號、街坊(村)編號可以省去。
2.界址點編號。界址點編號可分為:按宗地編號、按圖幅統一編號和按地籍街坊統一編號三種。在實際工作中,應以便于工作、利于管理為原則,選擇不同的編號方法。
a 按宗地編號。如果調查區內無近期的大比例尺地形圖或其他能清楚地反映宗地之間關系的圖件,可按宗地進行界址點編號,即每宗地的界址點獨立編號,界址點編號統一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由“1”開始順序編號。界址點按宗地編號法編號時,兩宗以上共用界址點有多個編號,可以在界址點編號前加上宗地號區別。
b 按圖幅統一編號。如果調查范圍內具有與要施測的地籍圖同比例尺、坐標系統和分幅亦相同、現勢性也比較好的地形圖做工作底圖時,可依據權屬調查時實地勘丈繪制的宗地草圖將每宗地都勾繪到工作底圖上,然后對圖幅內的所有界址點統一編號,界址點編號統一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由“1”開始順序編號。
c 按地籍街坊統一編號。在調查范圍內有現勢性好、能反映宗地相互關系的圖件做工作底圖時,可依據權屬調查時勘丈的宗地草圖,將一個地籍街坊的每宗地都勾繪到工作底圖上,然后按地籍街坊統一編號,界址點編號統一自西向東、自北向南,由“1”開始順序編號。
(二)測繪地籍圖
地籍圖的內容主要有:地籍要素、數學要素及地物要素。
1.地籍要素。在地籍圖上應表示的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線、界址點、界址線、地類號、地籍號、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級等。
a 各級行政界線要素:省、自治區、直轄市界;自治州、地區、盟、地級市界;縣、自治縣、旗、縣級市及城市內的區界;鄉、鎮、國有農、林、牧、漁場界及城市內街道界。兩級行政界線重合時在地籍圖上表示高級界線,境界線在拐角處不得間斷,應在拐角處繪出點或線。
b 界址要素:宗地的界址點、界址線、地籍街坊界線、城鄉結合部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在地籍圖上界址點用直徑0.8mm的紅色小圓圈表示,界址線用0.3mm的紅線表示;與宗地界址線重合的其他界線,在地籍圖上可跳躍注記;集體土地所有者名稱注記在集體土地所有權界線內。
c 地籍號:地籍號由區縣編號、街道號、街坊號及宗地號組成。在地籍圖上只注記街道號、街坊號及宗地號。街道號、街坊號注在圖幅內有關街道、街坊區域的適中部位,宗地號注在宗地內。在地籍圖上宗地號和地類號的注記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號,分母表示地類號。對于跨越圖幅的宗地,在不同圖幅的各部分都須注記宗地號。
d 地類:在地籍圖上按《全國土地分類》體系規定的土地利用類別碼注記地類,地籍圖上應注記地類的三級分類。對于宗地較小的住宅用地,可以省略不注記,其它各類用地碼一律不得省略。
e 座落:宗地的座落由行政區名、道路名(或地名)及門牌號組成,地籍圖上應適當注記行政區名及道路名,宗地門牌號可以選擇性注記。
f 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在地籍圖上可選擇性注記單位名稱和集體土地所有者名稱。因單位宗地較小,可以不在地籍圖上注記單位名稱。在地籍圖上不需要注記個人用地的土地使用者名稱。
g 土地等級:對于已完成土地定級估價的城鎮,在地籍圖上繪出土地分級界線及相應的土地等級注記。
2.數學要素。在地籍圖上應表示的數學要素包括:大地坐標系、內外圖廓線、坐標格網線及坐標注記、控制點點位及其注記、地籍圖比例尺、地籍圖分幅索引圖、本幅地籍圖分幅編號、圖名及圖幅整飾等內容。
(3)地物要素。在地籍圖上應表示的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注記等。
a 建筑物:在地籍圖上要繪出固定建筑物的占地狀況。
b 道路:在地籍圖上要繪出道路的道牙石線。道路的附屬物、里程碑和指路牌等可舍去。橋梁、大的涵洞及隧道要在地籍圖上繪出。
c 水系: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必須測量并在地籍圖上繪出其邊界。
隨著地籍測繪使用量的不斷加大,地籍測繪在國土資源管理的作用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地籍測繪工作也要不斷加強和改進,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更科學有效的為國土資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