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忠閃 石賢勇
(濮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濮陽 457000)
我國的藥學教學發展過程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而且高等院校的藥學教學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現階段高等院校藥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必須要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結合時代發展和行業進步的標準,來推崇對高等院校藥學教學的改革創新,推進實踐與理論兩方面的共生發展,以加強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自主創新能力塑造為目的,才能夠使得高等院校藥學教學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知識經濟的興起要求教育從社會經濟活動的邊緣領域移向核心領域,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夠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升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教學過程改革的重要本質內容。但是當下高等院校藥學教學過程中的課程體系、教學大綱、教學模式以及考核評價方法等都遠遠沒有具備迎接時代挑戰的基本要求,因此更加需要進行教育改革[1]。此外,我國醫療體系的就業形勢發生變化,越來越嚴峻的趨勢使得就業途徑變少、變難,各類人才在市場的職業價值取向已取代政府機構的計劃取向,相應的“自主擇業”模式應用而生,因此使得學生畢業之后和社會崗位接軌非常重要。另外,我國在加入WTO組織以后,相應的醫藥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工業結構從單純藥物生產向制藥,本質的改變使得藥學專業充滿了挑戰。
對于藥學教育工作和來說,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國際的發展趨勢,用國際視野建設教師隊伍,塑造素質教育比較強的學生群體,積極實現從應試教育模式向素質教育模式的轉變。仍然有大部分的老師采取著傳統的“填鴨式”、“照本宣科”、“滿堂灌”、“交差型”模式,不僅應有效果差,而且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還會引起學生的疲倦感[2]。因此,作為高等藥學教學的老師,必須要接受新的課程觀、知識觀和學生觀,必須要學會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工作,重視驅動式教學、多模塊教學等“多管齊下”的教學手段應用。
由于高等院校藥學專業的相關課程都是具有較高操作性和理論性的課程,因此對于從事該行業教育的老師來說,必須要在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之前還必須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夠積極指導實踐操作的進行。而且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踐技能,并且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之后,學生在正式步入醫療機構找工作的時候,才能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對于高等院校藥學基礎理論的教育而言,書本知識的定義是不夠的,有必要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事物的變化。最后,還應該注重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和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在信息化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體現出我國高等院校藥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3]。
對高等院校藥學教學來說,必須要通過考試來檢測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這時候就必須要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不僅僅是要著重研究學生對于相關藥學知識和技能是否真正地掌握,而且還要求其能夠掌握教學大綱的知識點,另外還能夠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這種考試方法的改革將以往的卷面考試作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了一定的文獻研究、課堂討論等方式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了培養,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塑造。此外,在日常考核的過程中,對藥學的實訓考核需要按照三個部分來處理,即平時實訓成績占30%,指的是最基礎的平時上課表現以及實訓報告成績;實訓理論考核占30%,主要是通過筆試來考察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考核占40%,要求是每人面對實際病癥處理時候所確定的用藥類型和用藥數量,這樣的考核標準和實訓比例安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從醫能力,檔期畢業之后剛進入到工作崗位的時候,面對實際的應用情況也不會手忙腳亂。
藥物研發是高等院校藥學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傳統的高通量篩選已很難篩選出有效藥物化學分子,新型藥物的合成和疑難雜癥的治療也已經落后,因此就必須要加強對教學硬件和軟件配置的優化,建立多媒體素材庫和教學資源庫、制定高等藥學教育教學的多媒體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對新型科學設備的使用等[4]。在此技術上,還必須要在網絡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來實施個性化及針對性的網絡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應用,從兩個方面加大對學生的教育水平提升。面對考核的內容,也應該更進一步地與國際接軌,汲取新鮮的血液來完善高等院校藥學教學機制。
綜上所述,老師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靈魂人物,起到的作用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而是需要理性地進行引導,并在合適的時間點來監督和督促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不僅僅要學會接受知識,舉一反三的技能也非常關鍵。將這一理念應用到高等藥學教學的改革過程中,不僅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老師的教學壓力,而且還能夠幫助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實現“教學相長”,為我國的高等藥學改革創新做出較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