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瑩
(江蘇省蘇州市平江中心幼兒園,江蘇 蘇州 215000)
素質教育是針對我國現行教育的弊端而采取的根本對策,我作為一名長期在幼兒園工作的教師,淺談一下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看法 。
今天的幼兒長大后將面對的現實是社會競爭力激烈,科技迅猛發展的環境,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因此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目的應是使兒童成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個性鮮明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培養兒童較高水平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未來社會。
幼兒期是一個智力突飛猛進的關鍵期,能否抓住這一時期開發智力,將關系著人一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在幼兒園時,應著重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幼教人員必須明確自己的重點任務在于啟蒙,發展幼兒,教會孩子們學到一些有益的方法,技巧,重在啟發,引導其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怎樣去思考,怎樣去學習,怎樣去生活,絕不能給孩子強行灌輸,記憶,了解一些知識,片面的追求孩子掌握知識的多少,以提高教學成績,造成拔苗助長,因為學習大多文化知識是學校的重點任務,幼兒園沒必要去教授。
幼兒園階段是一個人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一個人從小培養的飲食,起居,勞動,生活,興趣,衛生,交往等行為習慣能影響一生,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為兒童創造做的機會,良好的環境,強化訓練,潛移默化地正確影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各種方法,寓教于樂。
幼兒非智力因素包括興趣愛好,情感,智力,品格等因素,這是形成其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品質的基礎,幼教人員千萬不要忽視。既要重視培養幼兒真吉利因素,又要全面開發非智力因素,應教會孩子與人文明交往,自信,謙讓大度;教會幼兒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生活,認識自我,尊重自我,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干;要教會幼兒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和挫折,正確對待成功與失??;鼓勵孩子大膽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成長;教會孩子吃苦耐勞,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付出辛勤的勞動來獲得。開發非智力因素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絕不能急于求成。
人做任何事情,興趣是動力和基礎,想干和愛干是做好的前提。學前期幼兒身心各方面開始發展,是一張白紙,對周圍環境產生探索的欲望,渴望得到新的感受,新的知識,新的體驗去填充,對什么都感興趣,都想嘗試的做一番。這種興趣非常寶貴,是求知進取的原動力,幼教人員應采取正確的方法,有益的活動去啟迪,引發,培養孩子的興趣,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游戲活動,走進集體活動,走進社會環境,用眼去看,用手去做,用心去思考,開闊視野,博覽多聞,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滿足其好奇探索,求知欲望,促進智力發展。因為幼兒心理活動具有不穩定性,他們的興趣是隨意,脆弱且短暫的,這就要求幼師運用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去正確引導,要耐心細致,不斷創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徑去培養幼兒的興趣??偠灾?,在幼兒園中,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去做,勇敢去說,快樂的去玩,去唱,去挑,自由地去想象,全面地去發展,培養出良好的綜合素質。
幼兒園教育環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精神環境。良好的教育環境能有效地影響幼兒的行為和情感,激發琪內在的創造沖動和活動意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幼兒園應根據現有的物質條件,充分發揮老師和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用自己的雙手共同應在教育環境,使其豐富多彩,生動形象,寬松,舒適自由,和諧。有目的,有計劃的布置環境,墻面,地面,頂棚,臥室,餐廳,游戲室,室外要物盡其用,要有側重點,又要注意幼兒的意見,既方便又實用,既要用現成的東西,又要安排幼兒自己的作品,以促進幼兒的興趣,觀察力,想象力,自信心,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愛勞動,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精神環境就是幼兒與周圍人的人際關系,對幼兒的健康心理狀況影響很大,幼兒園要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著需要廣大教育人員努力實現。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相處要平易近人,安寧祥和,謙虛有禮,寬容大度,營造團結友愛,健康文明的氣氛,培養幼兒的良好心態。幼師是幼兒人生重要的啟蒙者,比喻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充滿愛心,愛崗敬業,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辛勤工作,為人師表,用自己美好的言行去培養幼兒各方面的素質。
教學活動的生命意義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認識上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思維,而且要在情感上善于與學生進行不斷的心與心的交流,使學生經常處于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中?!扒閯佑谥卸斡谕狻?,教師應有意識地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情感,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目的,而不應僅憑一兩種先進的教育手段來獲得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