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鄉中心小學校,四川 樂山 614000)
小學階段對學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中要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感受到優秀文學作品的熏陶,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意義,探討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基于情感教育的角度,給出針對性的問題解決對策。
一般而言,所謂情感是指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的實際需要,所存在的態度體驗,它能夠很好地反映出主客體之間的關系,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升華和內化,還能夠衡量出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狀況。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喜怒、哀憎等情感,這些其實都是理智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具體表現形式。小學語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會根據教材里的課文內容,合理引導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生情感上的積極改變,最終形成優良的情感品質。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并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加強與學生的知識情感交流,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完成學習目標,獲得情感上的熏陶和啟迪。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還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外界有著無限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但他們也會受到自身認知能力、社會經驗和實踐深度的制約、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這樣可能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育中融入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引導其情感因素正常發展,幫助小學生學習控制和管理自我情感的能力。在語文的日常教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用優秀的文章內容和思想觀念,來陶冶學生的情操,這也是素質教育對語文教師教學的要求。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和社會經歷也有限,情感世界相對來說比較單純,但當今時代社會發展迅速,網絡信息日新月異,對小學生思想的影響和沖擊十分巨大,使得小學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正確合理的思想觀念,利用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凈化心靈,培養其豐富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優美詩歌朗誦,將學生置于詩歌所營造的美景當中,來進一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一般都是國內外的優秀文章,教師可以從這些優秀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出發,引導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情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情感教育的應用,使得教學成效不佳。其次,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情感素養較低,只注重對教學中語文知識的講授,忽視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使得學生無法獲得很好的情感體驗。另外,目前語文學科的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方式落后的問題,填鴨式教學仍是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不注重對小學生情感素養的培養,無法幫助學生建立起健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般而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易懂,但是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差,要想完整準確地把握課文的內涵和思想有一定難度,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找到文章中的抒情點,并進行與之相關的討論,這種將情感教育融入語文教學的方式,可以實現小學生思想與語文教學之間的共鳴,從而達到進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將情感教育這種教學方式融入其中,不斷改善和創新教學的方法和理念,使學生可以獲得深刻的思想教育,情感也能得到良好的培養。在語文的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現代的教育技術與小學生情感教學相結合,例如,在學習《春天在哪里》這篇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運用視頻化教學方式,將春天的美麗景色通過多媒體的設備進行播放,這能夠增強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情感有積極作用。
教師的課堂教學屬于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增強對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力度,不僅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聯的素材和優秀文章,教師也可以針對教材內的課文進行分析核拓展,從新的角度對其進行加工。,使其可以達到培養小學生情感思想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學完《丑小鴨》這篇童話故事之后,也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學習作者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加深小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理解程度,這也是小學生在接受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一環。
總之,在日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對小學生的情感培養和語文知識學習都有著重要作用,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情感教育的開展和應用,從多個角度來加強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