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照
(貴州省畢節梁才學校,貴州 畢節 551700)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學科開始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的轉化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自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與內化,與數學實踐有效的結合。由于高中數學知識抽象復雜,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性格特征等方面,為學生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比較全新的概念。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六個方面。[1]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需要作為教師轉化作用發揮的基礎,來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獲得一種抽象的能力和理性的目光,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命題、方法和體系,能通過抽象、概括去認識、理解、把握事物的數學本質,能逐漸養成一般性思考問題的習慣,能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主動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有論據、有條理、合乎邏輯的思維品質,增強數學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知識的抽象復雜且具有邏輯性,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為學生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教學方案。數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是核心素養培養轉化作用的基礎。[2]因此數學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人教A版數學必修3.1《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的概念,理解頻率的穩定性及概率的統計定義,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規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學習,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首先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常識,提問學生:“明天太陽一定從東方升起嗎?、明天上午第一節課一定是八點鐘上課嗎?”在學生異口同聲回答說“是的”,來增強學生的學習的信心,讓學生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都是必然的。從而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從辯證的觀點看問題,事情發生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往往存在某種內在聯系,比如“某地區一年四季的變化有著確定的、必然的規律,但一年里哪一天最熱、哪一天最冷、哪一天下雨、哪一天下雪都是不確定的、偶然的”,使學生初步理解隨機事件。其次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拋硬幣的試驗,來分析正面向上發生的頻率的穩定值。學生在大量反復的試驗中,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實現了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在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的轉化作用是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3]因此數學教師要創設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出真正的轉化作用,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例如在人教A版數學必修2.1.1《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簡單的幾何體,知道復雜的幾何體都是由簡單的幾何體組合而成,理解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三視圖和直觀圖、變面積和體積等,運用直觀想象、度量計算等方法來探索幾何圖形的性質。首先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柱體、椎體、臺體和球體,讓學生初步認識幾何圖形,讓學生通過直觀想象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探索和形成論證思路、進行邏輯推理、構建抽象結構的思維。教師在為學生繪制簡單的幾何體模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其次數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制作模型,引導學生直觀感知模型,培養數學建模的思想,在抽象出有關空間幾何體的本質屬性,從而形成概念。在直觀想象核心素養的形成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發展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能力,增強運用圖形和空間想象思考問題的意識,提升數形結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質,培養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數學的轉化作用,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征等方面,為學生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