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在社會發展對于職業人才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做好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關系的有效銜接,確保職業教育工作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了職業教育的主要發展方向。“3+2”教育模式在充分響應國家職業教育政策的基礎上,為中高職銜接教育的發展找到了突破口,這對于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當前的職業教育水平來看,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得“3+2”教育模式的開展遇到了困境,為了更好的實現中高職銜接教育目標,做好對職業教育困境的解決刻不容緩。
銜接課程體系對接設計不暢是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典型困境。從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角度來看,其需要中、高職學校在專業設計上保持一致,但由于之前中、高職學校在辦學特色、職業教育方向上有所不同,所以中高職學校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轉型。一方面每一個專業的開設需要資金、設備、教師等多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專業開設及合理的課程體系設計,以及專業是否適配當地職業人才需求等問題的存在,也影響了中高職銜接教育的效果。
在當前的職業教育模式下,師資力量問題成為了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所遇到的關鍵困境。從銜接教育模式角度來看,其想要實現中高職學校專業的有效銜接,就必須要配備相應專業的教師。但由于之前中、高職學校在辦學特色、職業教育方向上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兩個學校在進行銜接時會出現師資力量不足而無法銜接的情況。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中高職學校進行專業教師的聘用,但其很難短時間招聘到足夠數量的職業教師,師資力量問題由此得以出現。
銜接教育參與主體的動力不足也是影響銜接教育實施的關鍵。在職業教育中,企業作為人才接納的主要陣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銜接教育模式下,企業卻存在明顯的參與動力不足情況,究其原因是企業沒有認識到銜接教育的價值,以及為了規避風險而進行的保守選擇。相較于傳統職業教育而言,“3+2”教育模式拉長了職業人才培育周期,這會打亂企業原有的人才流轉模式,進而影響到企業生產及發展,所以在銜接教育事業中其存在動力不強的情況,進而導致了困境的出現。
結合職業發展需求,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實現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主要策略。對于中高職學校而言,其必須要認識到銜接人才培養對于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同時發揮出自身在職業教育當中的先鋒作用,通過相互之間的合作,來構建起以學生職業發展為目標的銜接教育體系。誠然,在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中高職學校會遇到一定困境,但我們要認識到相對于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巨大成果而言,短期的“陣痛”是可以承受的。在實際工作中,中高職學校可以在充分學習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需求進行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專業課程的設計,并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相互幫助和扶持,來共同渡過難關,以確保中高職銜接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加強師資力量引進,保證銜接教育質量也是開展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措施。在實際工作中,中高職學校所遇到的師資力量短缺問題是相同的,想要實現銜接人才培養模式,就必須要相互協助克服難題。為了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中高職學校可以實現專業教師的借調,以滿足合作職校在銜接教育初期的師資力量要求。在此基礎上,中高職學校需要發揮出政府的扶持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優秀人才的引進,借助優秀的薪金水平和福利待遇來實現對職業教師的吸引,促使他們進入到職業教育中去奉獻自己,由此來逐步填補自身在師資力量方面的空缺,為中高職銜接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從當前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來看,想要實現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落實“現代學徒制”,實現三方人才共育是最關鍵的教育模式。中高職學校在進行相互適應、協助的過程中,要加強于企業之間的聯系,通過全面、系統的溝通,讓企業認識到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的價值,并能夠給予中高職學校以支持,由此來實現三方合作共渡難關。考慮到當前社會發展模式,為了保證對企業的人才供給,中高職學校可以在進行銜接教育過程中,開展“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讓每一個職校學生都可以在學習職業技術的同時,進入到職業崗位中去進行實習,并在專業人才的帶領下獲得職業能力的進步,真正意義上實現邊學邊做,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專業人才,為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以職業教育發展為目標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不僅可以保證職業人才的專業素養,還能夠為推動職業教育事業進步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3+2”教育模式不僅需要中、高職學校發揮價值,還必須要突顯出企業的關鍵作用,借助“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來提升企業參與人才銜接教育的主動性,以確保中高職銜接教育能夠真正的實現職業人才培養的無縫銜接,也為更好的體現職業人才的價值打下基礎,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