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
(滄州市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1)
隨著社會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轉變,大專院校的英語教育目標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培養全能型、個性化人才,成為英語教師重點工作要務。因此,教師需要圍繞具體的教學目標,就教學方法進行更新。合理引進分層教學法,打造高效英語課堂,提高大專生英語專業水平。
與以往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分層教學法在大專英語教學領域,具有十分突出的教學效果。首先,在課堂環境上,分層教學法相對來講更加均衡,所呈現的教學適應性更強,更加滿足學生全體的具體學習要求。在教育理念上,分層教學法彰顯了生本理念,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在課堂形式上,分層教學法所呈現的英語課堂更加的開放、直觀、多元化,能夠切實滿足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興趣要求,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提高學習自主性。同時,在課堂效率上,分層教學法具有顯著優勢。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英語課堂整體教學效率和質量。
在落實分層教學之前,英語教師需要針對大專生進行分層[1]。首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情信息。也就是說,要通過不同路徑,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調查。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交流,設置隨堂測試、課堂提問等多種方式,關注學生學習水平。之后,教師以學情為依據,進行學生分層。一般來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優中差。同時,教師需要對分層原則進行明確,即遵循隱形分層原則。在分層的過程中注重隱蔽性,從而維護學生的自尊心,促使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夠始終具有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維護大專生的身心健康。
在主體分層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2]。通常情況下,教師根據課程整體目標,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1掌握英語基礎的單詞、語法,熟練發音、朗讀。2梳理英語文章結構,了解文章大意。3學以致用,變式思維探索。”之后,根據具體的目標導向,教師需要分層設計課程內容,從而保證英語課程內容的設計,符合各個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確保英語教學更加均衡。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維度的教學目標,然后在此基礎上整合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讓不同等級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系統學習,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夯實英語學習基礎。
在大專英語教學領域,教師為保證教學有效性,需要針對教學方法進行分層[3]。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需求,英語基礎和特長領域,積極的創新多元化教學模式,營造多樣化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個性化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品質。比如說,針對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實施引導性教學,即在半引導、半探究的情況下,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強化學生英語思維,而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采用完全自主式的探究方式,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就具體的英語素材進行探究和學習,從而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其次,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長、愛好創新多元化活動形式,針對口語較好的學生,組織豐富的英語口語訓練活動。同時,教師需要合理的將任務驅動與分層教學相結合,根據不同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分層設置學習任務,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也能夠讓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夠對英語產生自信,從而提高任務實踐和參與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解“Text A”時,可以分層設置學習任務。針對基礎薄弱學生,要求其就素材中的單詞、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自主內化和吸收。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引導其在閱讀素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圍繞素材中的英語句式進行續寫或者仿寫,根據自身的閱讀理解進行語言總結和英語闡述。
在大專英語教學領域,教師需要創新評價體系,優化指導策略。從而為大專生的高效學習,提供助力,保證大專階段的英語教學更加高效。首先,在評價領域,教師需要樹立分層理念,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評價方法。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同時,教師需要創新指導方法,針對基礎弱的學生,需要重視思路和技巧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而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要以引導為重點。
結論:綜上,在大專英語教學領域,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有效改善了以往的教學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整體教學效率。因此,教師為充分發揮分層教學法的優勢,需要加強主體、目標、內容、方法、評價、指導分層。從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英語學習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促進大專英語教學實現均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