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綿陽市高新區火炬第一小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想要了解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我們需首要了解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多個學生在一起共同完成某項學習任務的學習。合作學習英文稱作“cooperative learning”,起源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并在后來發展成為一種富有創造型和實踐意義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合作學習的學生有著共同的任務,明確的分工與責任。而合作學習的作用也是它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學習,樹立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并且在共同完成合作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
學生需樹立正確的集體觀念,合作觀念,學會承擔自己的職責,這些觀念和性格的培養都要從小開始抓起,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觀念還未形成,我們通過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對小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小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個人人格魅力的培養,這也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被廣泛運用的原因。那么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使用合作學習,教師將某一個學習任務交給某一組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或集體討論該項學習任務。教師給出學習任務,并不給出答案或者提出解題步驟,讓學生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對該任務的探究,并進行討論,直至任務完成。這樣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問題思考能力。例如,在如何找數學規律的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一個班共有60人,排成兩排,每兩個學生相隔一米,隊伍前后長幾米?將這道題將給學生們小組討論。有的學生會說這很容易,兩個學生隔一米,那么就看一個隊伍有多少個2,所以應該用30除以2,再乘以1,就得到隊伍的長度了。然后就有小組內的其他成員提出反對意見:這樣是不對的,兩人之間隔一米,除了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學生,中間的每一個學生都被算了兩次,所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上解題。哪兩個人之間隔一米,我們可以看作除了隊伍的最后一個學生,每個學生的后面都空了兩米,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一列隊伍的總人數除以2減去一個1,即30減去1,得到結論隊伍長29米。在這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或許會有不完善、考慮不全面的地方,但是經過小組討論,思維得到發散,最終得出正確結論,這樣的學習更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合作學習是由教師發布學習任務,學習小組合作、相互配合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員之間或集體討論,或分工合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教師的干預,學生只能自己思考問題,查閱資料等,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是學生在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獲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還可以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在上述所提到的找數學規律的知識時,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經過自己的主動思考,得出答案。盡管有些學生并沒有給出正確的答案,但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是通過自己主動思考給出答案的。在這方面來說,合作學習的過程極為重要地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實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合作學習的魅力在于它的團隊合作精神的養成。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相互交流,交換意見,提供給不同的解題思路等,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開發。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相互交換,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相互交換,我們就有了兩種思想。”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方式雖然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都有各自的任務和職責,但是因為是同一個任務的不同環節,所以每個學生在這個任務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說每個學生的思考都是和其他人的思考相互聯系的,相互借鑒,相互補給的關系,他們須得通過信息的交流或交換從而使得任務的每個環節都聯系起來,使整個任務鏈變得更加完整、更加完善、更加準確。所以說,合作學習具有信息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功能,同時也是必須進行多向交流的。例如在上述提到的隊伍長度的題目中,有些人的思路失衡,有些人可能考慮不夠全面,正是因為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學生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觀點和討論做題思路,從而得到正確解答。所以說合作學習具有信息多向交流功能,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便是教師講課,學生聽課,教師和學生的分工界限分明。這種教學方式尤其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教師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有著絕對的權。這樣不利于師生關系的突破性發展,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思維發展具有局限性,只是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思維,而不主動學習和思考。合作學習讓學生合作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打破了傳統的教和學的既定教學模式。教師處于對學生的信任,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獨立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模式,讓學生之間自由討論和交換意見。這樣的教學更容易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新型的師生關系。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的增加使得他們對教師的好感增加。教師在這種教學方式中看到學生的進步和成長以及自身教學活動效率的提高。由于師生雙方都會因為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而獲利,那么雙方關系得以重建,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平等。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運用不僅能使得教師教學效率和質量得以提高,而且遵循了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作用,學生占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合作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集體觀念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不僅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取得進步,還能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