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華
(河北省固安縣公主府朱各莊小學,河北 固安 065500)
我國古代高度重視思想教育,提出了胎嬰養虛、幼兒養性、少年養正、青年養志、成人養德、老年養福的教育理論,將人的一生,自覺地規范在道德教化的全過程之中。而國學中無論是四書、五經等經典名著,還是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等啟蒙教材,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倡導著一種嘉言懿行,對于開拓心胸志趣、提升人格教養、培養敦敏好學精神和開發潛能、啟迪智慧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片段一:
老師:一篇《大學》拉開了我們綜合性學習活動,誦讀國學經典,提高語文素養的帷幕,在前面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大家都積累了大量的詩詞和文言文,今天我們就先來展示一下你們的積累活動,
老師:誰先來。帶上你們小組,展示一下你們的積累。
學生:我們小組對-----李煜的詩詞比較感興趣,現在我為大家朗誦一首李煜的《虞美人》,
老師:給你放點音樂,古詩文的朗誦離不開音樂,有了音樂就有了獨特的意境。
學生: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老師:好,通過她的朗誦,我想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頭似乎都有一絲憂傷在慢慢流動,還有哪個小組。
學生:我們小組非常喜歡岳飛的《滿江紅》,對他情有獨鐘,下來我為大家朗誦一下岳飛的滿江紅。
老師:饑餐胡腐肉,渴飲匈奴血,這是中華男兒的真真情骨。
學生:我們小組對孟子《魚,我所欲也》很感興趣,下來我給大家朗誦。
老師:朗誦的很有古文言文的韻味,下來哪一組。
學生:我們小組對孟子《魚,我所欲也》有些研究,下來我來朗誦大家交流一下
老師:解釋的非常好,他們小組在這方面還挺有研究,那么在人生面臨選擇的時候該如何選擇,我們的老祖宗告訴我們這些,兩者不可得兼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讓正氣漫天空,我們該如何讓清白留人間,下來哪組。
學生:我們小組在這次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搜集了許多有關三國的詩句,下面由我為大家帶來諸葛亮的誡子書,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經過討論讓學生把自己想了解的問題進行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師生共同確定研究的方向)
片段二:
老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你們之所以到今天這個成度,是不是特別喜歡文言文?
學生:是。
老師;為什麼喜歡文言文?好,你來說。
學生:因為文言文它用短短幾個字給我們勾勒出一個很美好的境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字很少但是表達的意思卻很鮮明很清楚,與現代文相比,現代文顯得更優美,但是篇幅更加長,相對文言文來說,兩個是各有所長
老師:好,很好。還有嗎?
學生:文言文用幾句話,語言簡潔就可以表達出所要的境界,而且還可以讓人理解出讀者的境界和心情。
老師:短小精悍,但是意境源遠流長。還有嗎?
學生:文言文讀起來非常有特點,它讀起來非常有韻味,也非常美。
老師:朗朗上口是吧。好,坐。還有嗎?
學生:文言文總是通過一個短小的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老師:這是《弟子規》的一部分內容,那么《弟子規》不足千字,但是卻從孝敬父母,為人處事,與朋友交往,如何學習等方面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全面的行為準則,雖然很短幾個字,就能告訴我們什么事該怎么做,我們來看看。讀一下這句話。
學生: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老師:幾個字。
學生:12個字。
老師:什么意思呢?
學生:事情雖然小,可是你不要擅自去做它,如果你擅自去它,讓父母擔心就是不孝敬的行為。
老師:好,誰補充。
學生:雖然是件小事,可是不經過父母同意擅自做的話,讓父母擔心或者把這件是做錯了,是一種對父母不孝的行為。
老師:說的非常好,基本上意思就是這樣,我們過來看看,怎么翻譯,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稟告。
學生:不是。
老師: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字。
學生:50個左右,
老師:總之有50-60個字是吧,那么這一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文言文與現代文來說,短小精悍。
老師:相比現代文它短小精悍,坐,你說。
學生:短小精悍,蘊含豐富。
老師:對,它雖然短小,但表達的意思少不少?
學生:不少。
老師:表達的意思一點也不少,這就是文言文相對比較突出的特點,它雖然很短小,卻給我們表達出豐富的內涵,我們學習文言文,就要學以致用。
學生:我們可以大體了解一下文言文,體會它的特點,然后再從生活出手,從一些小的是寫起。
(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借助上網查尋資料、交流信息、網上留言等形式自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片段三:
老師:下面我們把寫完的同學的成果交流一下。我們就召開一場古代新生見面會,誰先來介紹一下自己。
學生:吾姓劉,名衣璇,字璇玉,生于汾水之濱,年十二有于,雖深造于東方學府六年,卻疏懶成性,以至十二無成,悲哉,早至今日學無成,豈肯六年錯讀書,鄙人無它好,為善舞弄筆墨,聊以自慰,若有志同道合之人,還望能與君陌路相識,以解閑聊只嘆矣。
老師:一看就是古代非常文氣的女子,還有那位?
老師:你來。
學生:吾乃古長安人士也,姓馬名欣薄,無字無號,今年一十有二,性格剛強正直,不拘小節,堂堂五尺男兒,詩書,蹴鞠,善古琴,而入名門學堂,與諸君共勉互近。
。。。。。。
(根據學生搜集到的信息,在教師指導下對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圍繞學習研究主題運用計算機整理成文,或者制作成幻燈片和電子小報,并以小組匯報形式交流展示。)
這堂課打破了傳統的課文教授形式,充分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學習的環境,教師在指導學生形成探究問題,并指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究解決問題,進行知識的建構和自我評價。學生帶著一種積極要求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與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參與學習,從而達到解決疑問,掌握相應的知識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