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富
(貴州省湄潭縣興隆中學,貴州 湄潭 564102)
復習課是學生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就初中數學而言,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對各知識點做到了然于心,在有限的時間里,集中精力做好復習工作。而復習課絕不是簡單的重復,是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上對原先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內容進行高層次上的再學習,它更多的是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數學知識的聯系,進一步提高數學知識掌握的水平
制定復習計劃,是復習時不可缺少的一步,不可走一步,算一步。只有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才能使復習行之有效的進行,計劃的制定要考慮多種因素,例如: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復習內容、時間分配等等。根據初中數學學業水平考試質量評價標準,把學生成績分為“優秀”水平,“良好”水平,“及格”水平,“不及格”水平。根據以上的評價標準,在制定計劃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特點、數學背景和生活經驗,使具有不同的認知特點、不同數學發展程度的學生都能正常表現自己的學習狀況,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復習任務。內容的復習,分塊進行,例如:函數的復習,就把初中的四種函數放到一起復習;學生可以把四種函數的解析式、圖像、性質進行比較,有利于學生記憶,時間分配要合理。一節好的復習課,除了對知識的系統梳理,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進行溫故而知新,將其理結成片、結成網外,更主要的是激發學生的熱情,點燃思維的火花,讓每個學生獲得成長。要激發學生熱情,制定有效的復習計劃很重要,教師一定要緊扣《新課程標準》,精心編制復習計劃。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復習計劃。計劃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可采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教學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后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計劃的重點。復習計劃制定后,要做好復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選教師制定的復習計劃要交給學生,并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復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總復習開始的第一階段,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課本后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后的復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總復習的第二階段,要特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系及相互轉化關系,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這種歸納總結對程度差別不大、素質較好的班級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去作。中等及其以下班級由教師歸類,對比講解,分塊練習與綜合練習交叉進行,使學生真正掌握初中數學教材內容。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后,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復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干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份量。老師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選綜合練習題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選擇的習題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第二,習題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如,角平分線定理的證明及應用,圓的證明題中圓周角、圓心角、弦心角、圓冪定理、射影定理等的應用都是綜合性強且是重點應掌握的題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課前的預習與課程知識導入,課中的例題分析與重難點的講解之外,還有課后的教學情況反饋和課堂知識復習鞏固。這才是完整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微課在課后也起到有效的教學促進作用。通過教學反饋,達到知識鞏固的目的,幫助教師了解初中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與學習實際,有針對性地輔導。微課分解知識點,將課堂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及誤區部分區分開來,學生課后觀看微課也是課堂知識復習回顧的過程。沒有了課堂上的限制,學生在課下可以自主地進行微課學習,以微課為復習參考,鞏固知識。例如復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以情景教學的模式設計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相等關系。教師將學生劃分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的探討,難點問題重點標記,課程復習更高效。再例如引導學生探討各種角,鄰補角,同位角等,教師借助微課實現復雜知識體系的歸納呈現,引入到具體的圖形中進行講解,讓學生能自主從復雜的圖形中分離出不同的角并理清他們的關系。微課內容展示生動形象,課程內容短小精悍,緊抓重點,契合學生學習實際,有效地調動學生課后復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學生自覺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復習中。
初中數學習題教學的過程是一個聯系的、發展的過程。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抓住題目本質,不遺漏題目條件,提高分析能力,發散思維,快速獲得準確的解題思路。同時,在不斷的總結和摸索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