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福
(桃源縣黃石鎮中學,湖南 常德 415707)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可以說只有加強家校合作,才能促進孩子健康的成長。因此,探索有效的家庭與學校合作之路,逐步達到目標與行動一致,才能為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構筑起一個精彩的舞臺。
為了便于與家長溝通,我首先做到自己是一名認真的聆聽者。在與家長溝通中,不僅要聆聽家長對孩子的各種希望,更是耐心地聆聽家長的不滿。除此之外我還做一名真誠的關心者。哪個孩子今天沒來上學,家庭有困難,打個電話真誠地問候。當和家長溝通有沖突的時候,我會在真誠地道歉后再溝通。多次這樣,就贏得了家長的信賴,有利于與家長溝通,真正地架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
教師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方方面面,也要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情況。所以我總是經常地主動與家長聯系。我習慣定時主動和每一個學生的家長聯系,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同時,也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和家長一起探討,以期達到家校合作的最佳效果。
家庭,其實也是一個小小的集體。我常告誡父母:孩子雖小,但不要把他放在不應有的位置上。馬卡連柯曾經說過:“父母應該事事處處使孩子懂得:在家庭這個集體中,無論哪一個成員,都需要合作,不允許只顧自己而無視別人。”可見,教師和家長必須引導孩子要學習如何去在學校或者其他集體中學會合作,并且逐漸明白合作的快樂,達到樂于合作的目的。”
其次,我還常常要求父母要給孩子做合作的表率。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樣。作為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合作,首先自己要做到,要用自已模范的行動去影響感化孩子。例如帶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父母言傳身教,積極與人合作,并且有意或無意地表現出合作的無限樂趣,從而教孩子自覺與人協作,得到快樂。孩子的合作精神,只有在為集體的勞動服務中才能逐步樹立起來。
在課題研究中,我在班級推行了“小組合作管理”的模式,讓學生在小組的合作與競爭中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我的具體做法是:
我與任課教師合作,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習能力、交往特長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編成合作小組,4~6人為一組,方便于學生的合作、交流和特長的培養。小組確定之后選出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組長,并且,在校期間,組員不再改變,他們就是一個合作整體,參與班級中所有項目的考評,我還給予評比方案,表現好者小組加分,表現差者小組減分,以增強學生的集體名譽感。同時,我還重點培訓各小組長,組長是小組的核心,要負責督促小組合作的完成。
在活動中深化合作意識是一種有效的形式。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常常有意識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合作,發揮特長,從而達到讓學生樂于合作。例如,從上學期起,我就實行了小組合作式閱讀形式,具體做法是要求小組成員共同閱讀同一本書,在閱讀期間由組長進行檢查督促。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交流,并比一比看哪一小組的閱讀更深入、更有實效。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讓學生有計劃的進行閱讀合作,深化小組合作意識。
教師與家長密切配合,加強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對策,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為此,我的做法是:
建立靈活多樣的聯系方式。制定“教師——家長交流表”,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定期填表里相互問答交流,積極溝通,使教師可以掌握到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得到即使的信息反饋。給每一個學生制作信息資料袋,里面可以裝有學生在校與他人合作完成各項任務等內容。不單單從學習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特別是合作意識的綜合評價。
定期召開家長會,會上細致地做好宣傳工作,通過一些事例跟家長講明白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讓家長明白:教育好子女比什么都重要!每天即使再忙,也要抽時間關注子女的教育:密切關注子女在家、在校的表現。當子女在與他人合作中表現不佳或有困難時,應給予引導和幫助。
發揮家長委會的積極作用。通過家長委員會這一組織,使家長對學校工作增進了解、理解和監督,增強學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各種教育渠道的暢通和各種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兩年來,在家長委員會成員的牽頭帶動下,我們班成立了小義工團,孩子們周末在家長的陪同下去街道等地撿拾垃圾,為環境美好盡一份力;帶孩子們帶著香蕉、方便面、牛奶等食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給老人表演節目;進行小手拉大手文明出行活動等,每次活動在孩子們的合作中,都組織的有模有樣,家長們都拍下孩子們活動的精彩瞬間,并且把每次活動照片做成手機音樂相冊,記錄下每一次活動中每個孩子的笑臉。
總之,學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全的家庭教育,離不開學校教師的教育和培養,更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關注 讓家校合力,凝聚各方力量參與教育的整個過程,走進孩子心靈,共同搭建孩子成長的精彩舞臺,才能使每一個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