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波
(四川省樂山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四川 樂山 614000)
新課程改革結合了新時代的特征,主要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和創新能力。教育事業的一場巨大變革又重新為它注入了新的力量,帶了新的生機。現在有很多普通高中都采取了擴招的政策,云集那些有創新型思維的學生。這就導致了職高的生源不管是從質量還是從數量上來說都直線下降,這對職高教學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不利的。但是導致學生不選擇職高的原因還是職高的教學質量達不到一定的水平,無法讓社會、學生去信任它。要想徹底改變這個現象,就需要提高教學的質量。作為職高的數學老師,我們應該首當其沖,運用分層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
其實整體職高的生源質量是不高的,很多選擇職高的學生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成績太差沒有考上高中,又加上家里經濟條件的限制所以才選擇就讀職高。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其中也有一些想要學習文化知識或者想要學習專業技術的學生,至少他們是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的。這里就體現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如果老師不進行分層教學的話,整體管制那些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就是對好學的學生的不負責。作為職高的數學老師,我們應該先做出改變,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認識到它的有效性。
有很多職高的學生本來就是為了避免學數學才來的職高,面對難度系數這么大的一門學科,他們自然也不愿意用心去學。所以數學在職高的教學中是最難發展的一門學科,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成為了最大的原因。但是在眾多學生中,也不缺乏愿意提升自身的能力,培養自己邏輯思維的學生。而分層教學正好可以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這都是分層教學的方法。這樣既讓希望學習文化知識的學生達到了目的,也減輕了那些只想學習專業知識學生的負擔,或許在他們體會到了數學的魅力之后反而會喜歡上數學。
由于大部分的職高學生都是文化成績不高沒有考上高中的學生,可能還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家庭的原因,他們從小就很缺乏關愛,這對他們性格的發展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影響。所以就可能會有一些學生用在課堂上搗亂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注意,提高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在以往的教學中,數學老師通常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在整治課堂紀律的問題上。但是如果采取了分層教學的方式,數學老師就可以在雙差生身上少下點功夫,對他們的要求降低了,他們自然也不會覺得老師是在故意刁難,也不會主動找老師麻煩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嗎?
既然提到了分層教學法,那么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地了解,才能夠正確地給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層次中。作為職高的數學老師,我們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數學不是一個一下就可以學會的學科,學習數學的思維方式是需要慢慢培養的。但是對于職高的學生來說,他們大部分都沒有正確學習數學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直接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來分層,這樣不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教學水平的貶低。只有在和學生充分交流之后,才能正確認識到他們的能力和思維方式。
作為職高的數學老師,我們的教學任務其實是比較輕松的。因為我們不需要像普通高中的數學老師那樣,要對數學進行深入的研究,當然這并不是說在課下我們就不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了。只是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有更多地時間去和學生交流。例如在課堂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情來觀察他們的聽課狀態,同時判斷他們對于學習的態度。分層教學并不是說完全根據學生的程度而定的,而是要看學生綜合的水平,其中當然要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
不過除了學習方面的能力之外,我們還要以學生的心理素養作為參考指標。如果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卻非常不愿意學習,這個時候數學老師就需要根據他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分層了。因為盲目地把他分入太高的層次,他可能會因為突然的不適應而產生排斥感。本來對數學的學習就沒有興趣,這樣更會徒增學生的厭惡感。所以在分層的時候,數學老師一定要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能夠進行細分。如果實在分別不出來,老師也可以通過和學生談話的方式,去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參考學生給出的意見。
在使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經常會有老師走進一個誤區,他們總是認為被分到不好的那一層的學生就不需要再教育了,就該對他們區別對待。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分層教學的方法是為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通過互相競爭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不是為了更好的區別對待。雖然有些學生的成績不好,學習的意愿比較低,但是他們的本性是不壞的。只要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說不定他們就會產生信心,并喜歡上學習。作為老師我們更不應該放任他們不管。
所以在使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是需要注意分寸的,只有正確地使用分層教學才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讓數學的教學變得更加有效。那么我們到底又該如何正確地使用分層教學呢?其實方法也是很簡單的,分層教學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正常的教學中。例如有些職高的數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很喜歡提問,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老師可以設置一些發散思維或者拔高能力的問題去提問高層次的學生,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老師就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不過問題設置難度的分寸還是需要老師自己把握的,就算是高層次的學生,也要注重他們基礎能力的鍛煉。另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布置不同練習題的方式來教學,給中層次的學生適合做一些穩固基礎知識的題,只有把基礎知識打牢了,才能夠往更高的層次發展。高層次的學生適合做一些有難度的題,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散他們的思維。
作為職高的數學老師,我們不僅要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負責,還要為自己的教學質量負責,更要為職高的發展負責。分層教學法不僅能夠讓教學的效率變得更高,還能夠讓學生更有上進心,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